- A.存储效率
- B.执行效率
- C.容错性
- D.可移植性
- A.网闸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内网和外网的物理隔离
- B.防火墙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内网和外网的逻辑隔离
- C.入侵检测系统通常部署在防火墙之外
- D.安全日志属于被动防护策略
- A.软件测试可以发现软件潜在的缺陷
- B.所有的软件测试都可追溯到用户需求
- C.测试应尽早不断地执行
- D.程序员应避免测试自己的程序
- A.国际标准
- B.国家标准
- C.行业标准
- D.企业标准
- A.自由状态
- B.工作状态
- C.评审状态
- D.受控状态
- A.适应性、易安装性、共存性、易替换性
- B.适应性、易安装性、可伸缩性、易替换性
- C.适应性、易安装性、兼容性、易替换性
- D.适应性、成熟性、兼容性、易替换性
- A.V(g)=5 EV(g)=1
- B.V(g)=6 EV(g)=6
- C.V(g)=5 EV(g)=5
- D.V(g)=6 EV(g)=1
- A. 瀑布模型能够非常快速地开发大规模软件项目
- B. 只有很大的开发团队才使用瀑布模型
- C. 瀑布模型已不再适合于现今的软件开发环境
- D. 瀑布模型适用于软件需求确定,开发过程能够采用线性方式完成的项目
- A.测试所有链接是否按指示的那样确实链接到了该链接的页面
- B.测试所链接的页面是否存在
- C.测试页面表单内容是否能够正确提交
- D.测试是否有孤立页面
- A.12
- B.8
- C.6
- D.4
- A.窗口测试
- B.文字测试
- C.功能点测试
- D.鼠标测试
- A.既不是用户,也不是开发人员所进行的测试就是第三方测试
- B.第三方测试也称为独立测试,是由相对独立的组织进行的测试
- C.第三方测试是在开发方与用户方的测试基础上进行的验证测试
- D.第三方测试又被称为β测试
- A.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和可移植性
- B.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稳定性和可移植性
- C.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效率、易用性和可移植性
- D.功能性、可靠性、兼容性、效率、稳定性和可移植性
- A.数据库对象在物理设备上的合理分布能改善系统读写性能
- B.磁盘镜像可以提高磁盘读写的速度
- C.建议把数据库、回滚段、日志放在同一块设备上,以提高数据读写的性能
- D.将磁盘升级到更大容量可提高磁盘I/O速度
- A.父图和子图都不得改变数据流的性质
- B.子图不改变父图数据流的—致性
- C.父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与子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一致
- D.子图的输出数据流完全由父图的输入数据流确定
- A.扩大主存的存储容量
- B.提高CPU对主存的访问效率
- C.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提高存取速度
- D.提高外存储器的速度分析
- A.SAN
- B.异地容灾
- C.数字证书
- D.双机容错
- A.2
- B.3
- C.4
- D.0
- A. 0000H
- B. 2800 H
- C. 2000 H
- D. 0800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