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水平考试(高级)系统分析师上午(综合知识)试题模拟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65)

  • A.tolerate
  • B.accommodate
  • C.contain
  • D.accept
2

(62)

  • A.usable
  • B.searchable
  • C.independent
  • D.retrievable
3

(63)

  • A.database
  • B.distributed
  • C.information
  • D.centralize
4

(64)

  • A.good
  • B.inefficient
  • C.efficient
  • D.useful
6

(60)

  • A.DNA
  • B.SNA
  • C.the OSI
  • D.the ISO
7

(59)

  • A.multi-user
  • B.client
  • C.server
  • D.full-user
8

(58)

  • A.same
  • B.similar
  • C.different
  • D.dependent
9

In the following essay, each blank has four choices. Choose the best answer and write down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66), the so - called network has become a reality. The provision of such faciliti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network requirements. However, in many applications the communicating computers may be of different types. This means that they may use different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more importantly, different forms of(67)interface between user(application) program, normally referred to, as application processes, and the underly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s may be(68). For example, one computer may be a small single - user computer, while another may be a large(69)system. In the earlier days of computer communication, these issues meant that only closed communities of computers (that is, from the same manufacturer) coul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n a meaningful way. IBM's Systems Network Architecture (SNA) and DEC's 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 (DNA) are just two examples of communication software packages produced by manufacturers to allow their systems to be interconnected together. These proprietary packages, however, of which there am still many inexistence, do not address the problem of universal interconnect ability, or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In an attempt to alleviate this problem,(70), in the late 1970s, formulated a reference model to provide a common basis (or the coordination of standards developments and to allow existing and evolving standards activities to be placed into perspective with one another.

  • A.communication channel
  • B.protocols
  • C.data channel
  • D.public communication
10

(57)

  • A.database
  • B.data representation
  • C.protocols
  • D.data communication
11

(55)

  • A.6plane
  • B.6bone
  • C.6cbone
  • D.6bed
12

(54)

  • A.0000:0000:0000:0000:0000:FFFF:1234:1180
  • B.0000:0000:0000:1111:1111:FFFF:1234:1180
  • C.0000:0000:FFFF:FFFF:FFFF:FFFF:1234:1180
  • D.FFFF:FFFF:FFFF:FFFF:FFFF:FFFF:1234:1180
13

(53)

  • A.源地址、目标地址和流序号
  • B.MAC地址、端口号和流名称
  • C.源地址、端口号和流序号
  • D.源地址、目标地址和流名称
14

(50)

  • A.动态模型
  • B.功能模型
  • C.对象模型
  • D.静态模型
16

(52)

  • A.负载长度,
  • B.数据流标记
  • C.下一报头
  • D.8h数限制
18

(49)

  • A.结束计算
  • B.收到另一对象的信号
  • C.收到操作调用
  • D.时间表达式
20

(47)

  • A.Ⅰ和Ⅳ
  • B.Ⅲ和Ⅳ
  • C.Ⅵ和Ⅴ
  • D.Ⅴ和Ⅳ
21

(45)

  • A.结构测试
  • B.逻辑测试
  • C.功能测试
  • D.性能测试
22

白盒测试法又称为(4),黑盒测试法又称为(5)。

  • A.结构测试或功能测试
  • B.结构测试或逻辑测试
  • C.性能测试或逻辑测试
  • D.结构测试或性能测试
23

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X,Y)的联合分布如下图,

那么,x与Y之间的关系是(65)。

  • A.相关但不独立
  • B.独立但不相关
  • C.相关且独立
  • D.既不独立也不相关
24

在以下关于EDI的叙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58)。

  • A.EDI系统全部采用了Web浏览界面
  • B.EDI系统应实现两个或多个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
  • C.EDI系统之间传输的信息应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和国际标准
  • D.EDI系统中的数据应尽可能地自动投递和处理
26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a8/67350cc6518ff9accb6ef505d8d468.jpg">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fb/f61ad797e91771963841599c7b1e39.jpg">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01/738fe30d037a3be8b07ee6b597e4f6.jpg">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33/1688e7486eb2b248b56cadf2bef97d.jpg">
27

关于电算化方式下内部控制的叙述,正确的是(57)。

  • A.内部控制制度与手工方式下的相同
  • B.在对数据准确性的控制方面,主要进行账账,账面核对
  • C.组织管理控制、手工控制和计算机程序控制结合,实现全面控制
  • D.岗位责任制与手工方式相同
28

设A,B为满足AB=0的任意两个非零矩阵,则必有(56)。

  • A.A的列向量组线性相关,B的行向量组线性相关
  • B.A的列向量组线性相关,B的列向量组线性相关
  • C.A的行向量组线性相关,B的行向量组线性相关
  • D.A的列向量组线性相关,B的列向量组线性相关
29

  • A.<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72/52544b82f4662e052e4e484a7f79a6.jpg">
  • B.<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b6/22fd8cfb0020bbbad5f95de4060d3c.jpg">
  • C.<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c/36ce94df519a0dd4ea2596c0ea8589.jpg">
  • D.<IMG src="//img1.yqda.net/question-name/ef/7b7a0cbe45cebfe0ce2d6087f1dd12.jpg">
30

设随机变量X~t(n)(n>1),则(54)。

  • A.Y~x<SUP>2</SUP>(n)
  • B.Y~x<SUP>2</SUP>(n-1)
  • C.Y~F(n,1)
  • D.Y~F(1,n)
31

设向量组I:α1,α2,αr可由向量组Ⅱ:β1,β2,βs,线性表示,则(53)。

  • A.当r<s时,向量组Ⅱ必线性相关.
  • B.当r<s时,向量组Ⅱ必线性相关.
  • C.当r<s时,向量组Ⅰ必线性相关.
  • D.当r<s时,向量组Ⅰ必线性相关.
32

设函数f(x)在内连续,其导函数的图形如图所示,则f(x)有(52)。

  • A.一个极小值点和两个极大值点
  • B.两个极小值点和一个极大值点
  • C.两个极小值点和两个极大值点
  • D.三个极小值点和一个极大值点
34

设V={a,b,c,d},则与V能构成强连通图的边集合是(51)。

  • A.E={<A,d>,<b,a>,<b,d>,<c,b>,<d,c>}
  • B.E={<a,d>,<b,a>,<b,c>,<b,d>,<d,c>}
  • C.E={<a,c>,<b,a>,<b,c>,<d,a>,<d,c>}
  • D.E={<a,b>;<a,c>,<a,d>,<b,d>,<c,d>}
35

在J. Martin方法的实体活动分析中,良好组织的相关活动应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下列(47)特征可获得明确结果。

  • A.有明确的边界
  • B.有明确的管理职责
  • C.有明确的目的性
  • D.有明确的独立性
36

在关系模式R(U,F)中,RE3NF且具有唯一的候选键,则(46)。

  • A.R属于3 NF不属于BCNF
  • B.R一定属于BCNF
  • C.R不一定属于BCNF
  • D.当候选键是单属性时,R属于BCNF
37

如果一个关系属于第三范式,那么该关系(45)。

  • A.主属性之间肯定不存在完全函数依赖和部分函数依赖
  • B.非主属性之间肯定不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
  • C.主属性与码之间不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
  • D.非主属性与码之间不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
38

一个大型信息系统必须有一个总体规划,这主要是因为(43)。

  • A.需要勾画出系统框架以便控制费用
  • B.指导和协调各子系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 C.可以尽快见到效益
  • D.保证每一个子系统独立开发
39

DDBS中,数据传输量是衡量查询时间的一个主要指标,导致数据传输量大的主要原因是(44)。

  • A.场地间距离过大
  • B.数据库的数据量大
  • C.不同场地间的连接操作
  • D.在CPU上处理通信的代价高
40

电子商务活动常常涉及资金的转移和流动,其中(38)。

  • A.服务器端和用户端支付软件叫做电子柜员机
  • B.服务器端和用户端支付软件叫做电子钱包
  • C.服务器端支付软件叫做电子柜员机,用户端支付软件叫做电子钱包
  • D.服务器端支付软件叫做电子钱包,用户端支付软件叫做电子柜员机
41

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要完成多个工程,最基础的是(39)。

  • A.计算机配置工程
  • B.收集和输入数据的数据工程
  • C.设计和实施网络工程
  • D.设计和实施软件工程
42

关于专利权效力的问题,正确的说法是(35)。

  • A.专利权的终止导致专利权自始无效
  • B.专利权的撤销导致专利权自始无效
  • C.被宣告无效的专利权自宣告无效之日起无效
  • D.专利权一经终止就不能恢复
43

在有关“弱实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36)。

  • A.弱实体的存在以父实体的存在为前提
  • B.弱实体依赖于父实体的存在
  • C.父实体与弱实体的联系可以是1:1、1:N或M:N
  • D.父实体与弱实体的联系只能是1:1或1:N
44

UML规定了语言的四种公共机制,不包括(37)。

  • A.说明
  • B.描述
  • C.通用划分
  • D.扩展机制
46

数据存储和数据流都是(33),仅仅所处的状态不同。

  • A.分析结果
  • B.事件
  • C.动作
  • D.数据
50

对线性表进行二分法查找,其前提条件是(28)。

  • A.线性表以链接方式存储,并且按关键码值排好序
  • B.线性表以顺序方式存储,并且按关键码值的检索频率排好序
  • C.线性表以顺序方式存储,并且按关键码值排好序
  • D.线性表以链接方式存储,并且按关键码值的检索频率排好序
51

下列关于数据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29)。

  • A.数组是不同类型值的集合
  • B.递归算法的程序结构比迭代算法的程序结构更为精炼
  • C.树是一种线性结构
  • D.用一维数组存储一棵完全二叉树是有效的存储方法
5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7)。

  • A.二叉树中任何一个结点的度都为2
  • B.二叉树的度为2
  • C.一棵二叉树的度可以小于2
  • D.任何一棵二叉树中至少有一个结点的度为2
53

具有虚拟存储功能的管理方法包括(26)。

  • A.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 B.分页式存储管理
  • C.请求分段存储管理
  • D.段页式存储管理
54

最佳适应算法的空白区是(25)。

  • A.按大小递减顺序排列
  • B.按大小递增顺序排列
  • C.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
  • D.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
55

LR(k)方法是(19)。

  • A.从左到右分析,每次走k步的一种编译方法
  • B.从左到右分析,共经过k步的一种编译方法
  • C.从左到右分析,每次向前预测k步的一种编译方法
  • D.从左到右分析,是否归约句柄要向后看k个输入符号的一种编译方法
56

某进程所申请的一次打印事件结束,则该进程的状态可能发生的改变是(24)。

  • A.运行状态转变到就绪状态
  • B.阻塞状态转变到运行状态
  • C.就绪状态转变到运行状态
  • D.阻塞状态转变的就绪状态
57

高级语言编译程序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中,LL分析法属于(18)分析方法。

  • A.自左至右
  • B.自顶向下
  • C.自底向上
  • D.自右至左
64

国际标准MPEG-Ⅱ采用了分层的编码体系,提供了四种技术,它们是(11)。

  • A.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等级技术
  • B.时间可扩充性;空间可扩展性;硬件扩展技术;软件扩展技术
  • C.数据分块技术;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
  • D.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数据分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