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软考《系统分析师》下午模拟试卷一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阅读以下关于可扩展的标记语言方面的叙述,回答问题1和问题2。

 可扩展的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缩写为XML)是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标准通用标记语言)的一个子集,是简化的SGML。它是互联网联合组织(W3C) 创建一组规范,以便于软件开发人员和内容创作者在网页上组织信息,其目的不仅在于满足不断增长的网络应用需求,而且也在于确保在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合作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互操作性。随着Web技术、分布式对象技术两者的有机结合,传统的Client/Server主从结构逐渐向灵活的多级分布式Web计算模型进行着演变。多级分布式Web体系结构可划分为三层:表示层(客户机层)、功能层(应用服务器层)、数据层(数据库服务器层)。而由于XML可以自定义文件类型,有利于信息的表达和结构化组织,而且可以以一致的方式格式化和传送数据,若将其运用到三层Client/Server模型中,必将产生很大的网络应用优势,即基于XML的三层C/S模型。

 从网络体系结构的各层次上看,基于XML的三层C/S模型包括:数据层、功能层、表示层。数据层实现数据的集成,XML数据产生于多种数据源,但都以统一的XML格式表达传输。功能层实现数据的发送与处理,应用服务器通过HTTP交换数据,通过DOM处理XML数据。表示层实现数据的显示,XML数据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而且可以为外部直接访问、编辑或转换,也可被其他系统所用。在基于XML的三层C/S模型中,中间层一次性从远程数据库中获取满足客户需求的信息,生成相应的XML文档,以后中间层就不需要再与远程数据库进行交互了,即与远程数据库的连接也就终止了。一旦中间件软件把满足客户需要的信息组装起来以后,就可以以XML形式发送给客户了,这样客户与中间层也就无需进一步交互。XML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后,客户应用和脚本语言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数据,这时客户端与中间层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就可以中止了。

请用100字左右简要分析基于XML的三层C/S模型的应用过程应具有的功能。

4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和问题2。

 随着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所面临着的考验将更加严峻。世界的每一个方面都在不断的改变,而改变的程度也更加趋于复杂。当面临着目前竞争激烈、利润缩水而成本却节节高升的境遇时,许多企业提出了经营过程重组以及工作流程自动化的需求,并开始调整企业内部的组织模式——从面向功能的组织结构向面向过程的组织结构转变。工作流系统的实施,将可以缩短业务流程的运转周期,增强整个经营过程的效率,快速反映客户与市场的需求,加强内部信息沟通与传递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岗位设置,从而缩短交货周期,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决策反应能力。某公司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中国科技部有关这项技术的查新报告证明了:将工作流应用于该管理软件的开发是该公司创新的技术,并且此项目已通过科技查新,在国内属于首创技术。在设计方案中使用成熟的最新技术,同时注意到技术的发展方向,使系统建设的投资能得到较长的生命周期。该软件主要包括了组织与人事信息管理、薪资管理、电脑考勤管理(含假期管理)、培训管理、招聘管理、福利管理、绩效考核、安全权限管理、员工自助服务(B/S)和动态人力成本管理等。

 软件特点:

 C/S和B/S结构设计,通过IE、DDN等方式实现多公司、跨地域集中管理模式;

 系统开发工具为PB、JAVA,后台数据库为MS SQL Server、Oracle等,系统可扩展性强;提供与ERP系统的动态接口;

 常用报表灵活实用,报表内容和条件分别镶嵌于各个相关模块之中;

 依据系统中现存的条件,实现用户个性化报表要求,并可转存为常用报表,方便日常使用;

 全新的管理方式,各种信息多地点即时查询;

 安全权限管理,对不同的操作人员分别进行相应授权;

 模块式组键结构,各模块可组可分;

 三层结构设计,系统更稳定、更安全。

手工处理工作流系统,特别是那些需要参与人员审批、填写或修改的流程,必须是环环相扣的,而且所有参与这些流程的人员必须提前接受培训,同时需要人工传递,且传递过程的效率电直接影响到整个流程的效率。试用100字分析手工处理工作流的缺点;

1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问题2和问题3。

 入世后的中国证券市场,受经济全球化及金融混业趋势的影响,证券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中国计算机应用高度密集的行业之一。高度的信息化使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包括企业内部数据如企业财务状况、产品销售情况等,以及企业的外部数据,如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客户数量、客户的偏好等等。怎样利用这些数据,深层次地挖掘数据资源并进行分析,使公司的决策者能及时掌握公司的运行情况,并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制定长远规划,从而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和竞争优势,成为证券公司技术部门目前的努力方向。

 正是基于以上发生的市场变化,很多知名的证券企业开始谋求通过技术创新来挖掘内部资源,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某证券作为一家全国性综合类证券公司,是其中最早进行变革的公司之一。该证券成立于1994年,随着该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公司管理层逐步意识,到:要提升经纪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改变原有的“以证券交易为中心”的运作模式,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纪业务运作模式。通过了解客户的行为轮廓、投资需求、投资倾向、风险承受能力,对客户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的个性化理财服务,帮助客户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最大化客户对公司的终身价值。该证券期望通过先进的数据仓库技术对经纪业务、客户数据进行强有力的分析,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认知、了解客户和业务状况,为客户关系管理的成功实施提供理性决策支持。

该证券在数据仓库的选型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1.供应商的既往成功经验以及产品的成熟度

 2.供应商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能力

 3.供应商的资源调配能力

 4.衡量数据库性能的主要指标TPC-DS

 5.系统的并行处理能力

 6.系统管理的复杂度

 7.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8.系统的扩展性

 请用100字分析衡量数据库性能的主要指标TPC-D。有哪几个方面,具体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