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Bluetooth device can be either a master or a slave and any of the devices within a (71)can be the master. There is only one master and there can be up to (72) active slave devices at a time within a single network. In addition, a device may be a st
- A. Wireless LAN
- B. Wireless MAN
- C. Cellular radio network
- D. Piconet (72)
- A. 7
- B. 15
- C. 63
- D. 255 (73)
- A. 127
- A. 因在招标单位有重要的熟人而顺利入围进入下一轮
- B. 因张经理没有书面授权而无法通过资格审查被淘汰
- C. 因通过补交证明材料顺利进入下一轮
- D. 因甲公司法人代表随后赶到参与答辩而顺利进入下一轮
- A. 1/(1- ρ)
- B. ρ/(1- ρ)
- C. (1- ρ)/ρ
- D. ρ
- A. 甘特图
- B. Excel表
- C. 日历表
- D. 柱状图
- A.施工现场遭遇长时间雷雨天气
- B.物流公司车辆遭遇车祸
- C.乙方施工队领导遭遇意外情况
- D.甲机构相关负责人变更 (68)A.甲机构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
- B.乙公司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
- C.甲机构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 D.乙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 A.CMM
- B.GB8567
- C.ISO9001
- D.ISO14000
- A. 3G
- B. WiMAX
- C. LTE
- D. UWB (64)
- A. 14.4Mbps、7.2Mbps
- B. 52Mbps、26Mbps
- C. 100Mbps、100Mbps
- D. 326Mbps、86Mbps
- A. 外网可访问DMZ,不能访问内网,DMZ可访问内网和外网,内网可访问外网和DMZ
- B. 外网可访问DMZ,可有条件访问内网,DMZ可访问内网,不能访问外网,内网可访问DMZ,不能访问外网
- C. 外网可访问DMZ,不能访问内网,DMZ可访问外网,不能访问内网,内网可访问DMZ和外网
- D. 外网可访问DMZ,不能访问内网,DMZ不能访问内网和外网,内网可有条件地访问DMZ和外网 (62)
- A. 邮件服务器
- B. Web服务器
- C. DNS服务器
- D. 数据库服务器
- A. 限制每个端口的数据率
- B. 限制每个端口的流量
- C. 限制每个端口可接入的IP地址
- D. 限制每个端口可接入的MAC地址 (57)
- A. 用户名认证
- B. 用户密码认证
- C. 用户接入权限认证
- D. 流量控制
- A. 一次一密的明文
- B. 一次一密的密文
- C. 可多次使用的密文
- D. 不限次数的密文 (55)
- A. 利用二级密钥解密出原始密钥
- B. 利用主密钥解密出原始密钥
- C. 利用二级密钥和主密钥解密出原始密钥
- D. 利用自身私钥解密出原始密钥
- A. 当用户不在现场时派人安装
- B. 当用户下载合法软件时顺便下载并安装
- C. 当用户在线观看电影时下载并安装
- D. 当用户打开邮件附件时安装 (59)
- A. autoexec.bat文件
- B. boot.ini文件
- C. config.sys文件
- D. 注册表 (60)
- A. 不显示自己的名称等信息
- B. 把自己更名成操作系统中一个合法程序的名字
- A. 0~n-1间的随机数
- B. 0~n-1间的一个素数
- C. 0~p-1间的随机数
- D. 0~p-1间的一个素数 (52)
- A. Q=dG
- B. Q=ph
- C. Q=a<SUP>b</SUP>G
- D. Q=h<SUP>n</SUP>G (53)
- A. ECC签名后的内容中没有原文,而RSA签名后的内容中包含原文
- B. ECC签名后的内容中包含原文,而RSA签名后的内容中没有原文
- A. 阻止没有键盘的用户登录
- B. 欺骗非法用户
- C. 防止用户利用程序自动登录
- D. 限制登录次数
- A. 生成高电压烧坏器件
- B. 生成大电流烧坏器件
- C. 毁坏ROMBIOS程序
- D. 毁坏CMOS中的内容
- A. 过滤特定来源的数据包
- B. 过滤发往特定对象的数据包
- C. 利用网闸等隔离措施
- D. 通过网络行为判断是否安全 (49)
- A. 准确度高
- B. 防木马效果最好
- C. 能发现内部误操作
- D. 能实现访问控制
- A. 根据特定的指令串识别病毒程序并阻止其运行
- B. 根据特定的标志识别病毒程序并阻止其运行
- C. 根据特定的行为识别病毒程序并阻止其运行
- D. 根据特定的程序结构识别病毒程序并阻止其运行
- A. 65
- B. 78
- C. 86
- D. 96 (41)
- A. IPSAN
- B. FCSAN
- C. NAS
- D. DAS (42)
- A. 大规模Cluster
- B. 小规模Cluster
- A. Mpps值
- B. Mbps值
- C. 可管理MAC地址数
- D. 允许的VLAN数 (39)
- A. 传输介质及数据率
- B. 协议种类
- C. 背板交换速度
- D. 内存容量及CPU主频
- A. 1-2-3-4
- B. 5-6-7-8
- C. 1-2-3-6
- D. 4-5-7-8 (35)
- A. 1<-->2,3<-->4
- B. 1<-->2,3<-->6
- C. 1<-->3,2<-->6
- D. 5<-->6,7<-->8 (36)
- A. 采用同样的测试设备测试
- B. 利用万用电表测试
- A. 设备故障
- B. 设置不当
- C. 无线信号干扰
- D. 网络攻击
- A. 高带宽以满足大量用户同时接入
- B. 设备数量及优化布局以实现全覆盖
- C. 安全隔离措施以阻止非法用户接入
- D. 应用软件配置以满足应用需求 (28)
- A. 校园地图及无线网络覆盖区域示意图
- B. 访问控制建议方案
- C. 应购置或配置的应用软件清单
- D. 对原校园网改造的建议方案 (29)
- A. 采用基于WLAN的技术建设无线校园网
- B. 采用基于固定WiMAX的技术建设无线校园网
- A. SLA
- B. RSVP
- C. RTP
- D. MPLS (26)
- A. 接纳控制器
- B. 调度器
- C. 分类器
- D. 路由选择协议
- A. 发送服务器上
- B. 接收服务器上
- C. 接收者主机上
- D. 接收服务器和接收者主机上
- 24
-
试题(23)、(24)
MIB中的信息用TLV形式表示,二进制位串‘110’用TLV形式表示时,实际占用的字节数是(23) 。TLV形式的数据被SNMP协议传输时,被封装成(24) 进行传输。
(23)
- A. 1
- B. 2
- C. 3
- D. 4 (24)
- A. UDP报文
- B. TCP报文
- C. SMTP报文
- D. FTP报文
- A. 0
- B. 65535
- C. 86400
- D. 4294967295(即2<SUP>32</SUP>-1)
- A. 多个进程请求未被释放的资源
- B. 一个连接还未释放,又请求新的连接
- C. 接收方发送0窗口的应答报文后,所发送的非0窗口应答报文丢失
- D. 定义RTT值为2倍的测量值不恰当 (19)
- A. 禁止请求未被释放的资源
- B. 在一个连接释放之前,不允许建立新的连接
- C. 修改RTT的计算公式
- D. 设置计时器,计时满后发探测报文
- A. 20
- B. 21
- C. 由用户确定的一个整数
- D. 由服务器确定的一个整数
- A. 源主机广播一个包含MAC地址的报文,对应主机回送IP地址
- B. 源主机广播一个包含IP地址的报文,对应主机回送MAC地址
- C. 源主机发送一个包含MAC地址的报文,ARP服务器回送IP地址
- D. 源主机发送一个包含IP地址的报文,ARP服务器回送MAC地址
- A. ∞
- B0
- C. 15
- D. 原值加1
- A. 全球共知的公共拓扑
- B. 本地网络
- C. 网络接口
- D. 保留
- A. 2<SUP>24 </SUP>
- B. 2<SUP>8</SUP>
- C. 224<SUP>-2 </SUP>
- D. 28<SUP>-2 </SUP>(14)
- A. 甲机构的网络
- B. 乙机构的网络
- C. 不确定
- D. 甲、乙之外的一个网络
- A. 星型网结构借助TM设备连接,主要用作专网。
- B. 链型网结构借助DXC设备连接,主要用作接入网
- C. 环型网结构借助ADM设备连接,主要用作骨干网
- D. 网孔型结构借助ADM设备连接,主要用作长途骨干网
- A. 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最短距离
- B. 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
- C. 本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输出节点(下一节点)地址
- D. 本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路径
- A. 采用广播模式,上下行均为CSMA/CD方式
- B. 采用点到多点模式,下行为广播方式,上行为TDMA方式
- C. 采用点到点模式,上下行均为WDM方式
- D. 采用点到点模式,上下行均为CSMA/CD方式
- A. CSMA/CA
- B. CSMA/CD
- C. CDMA
- D. MIMO (8)
- A. 1.4
- B. 6.7
- C. 9.3
- D. 18.7
- A. 显著降低通信效率
- B. 可能导致不公平
- C. 不能真正控制拥塞
- D. 降低网络可用性
- A.100
- B.925
- C.2500
- D.40000 (6)
- A.信号衰减严重
- B.编码方式限制
- C.与百兆以太网兼容
- D.采用CSMA/CD
- A. 低速、数字信号
- B. 高速、数字信号
- C. 低速、模拟信号
- D. 高速、模拟信号
- A. 6Kbps,30Kbps
- B. 30Kbps,6Kbps
- C. 3Kbps,30Kbps
- D. 3Kbps,3Kbps (3)
- A. 结果一样
- B. 有噪声时结果更好
- C. 无噪声时结果更好
- D. 条件不同不可比
- A. TDM和FDM都既可用于数字传输,也可用于模拟传输
- B. TDM只能用于模拟传输,FDM只能用于数字传输
- C. TDM更浪费介质带宽,FDM可更有效利用介质带宽
- D. TDM可增大通信容量,FDM不能增大通信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