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
简述透明网桥的操作过程。
- 11
-
简述无连接服务的特点。
- A.ATM信元中信息段长度固定为 53字节
- B.ATM网络在信元交换前需建立虚拟连接
- C.ATM网络不参与任何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 D.ATM物理链路逻辑上分虚路径和虚通道
- A.CMIS
- B.SNMP
- C.CMIP
- D.SMTP
- A.01111110
- B.10101010
- C.10101011
- D.11111111
- A.无确认无连接服务
- B.无确认面向连接服务
- C.有确认无连接服务
- D.有确认面向连接服务
- A.IP地址
- B.URL
- C.MAC地址
- D.域名
- A.DNS是一个集中式数据库系统
- B.域名的各分量之间用小数点分隔
- C.Internet域名由DNS统一管理
- D.域名中的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
- A.net
- B.com
- C.int
- D.edu
- A.1200bps
- B.4800bps
- C.7200bps
- D.9600bps
- A.网桥
- B.路由器
- C.转发器
- D.网关
- A.20字节
- B.22字节
- C.24字节
- D.26字节
- A.X7 +X 5 +X 4 +X 2 +X
- B.X7+X5 +X 4 +X+1
- C.X7 +X 5 +X 4 +X 2 +1
- D.X7 +X 5 +X 4 +X 0 +1
- A.21
- B.23
- C.25
- D.80
- A.未能实现帧的同步
- B.未做差错校验
- C.差错控制方法不当
- D.冲击噪声
- A.应用层服务
- B.网络层服务
- C.传输层服务
- D.物理层服务
- A.101111110111110
- B.1011111010111110
- C.101111101011111
- D.1011111011111100
- A.字节计数法
- B.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 C.违法编码法
- D.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 A.分组要携带目的节点地址
- B.数据分组可能丢失
- C.传输过程中不需建立连接
- D.收发数据顺序不变
- A.应用层
- B.传输层
- C.网络层
- D.物理层
- A.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
- B.通常采用分布式通信控制策略
- C.控制简单且方便服务
- D.中央节点负担较重,形成瓶颈
- A.实现描述
- B.体系结构
- C.服务定义
- D.协议规范
- A.ITU编号
- B.EIA编号
- C.RFC编号
- D.ISO编号
- A.树形
- B.总线形
- C.环形
- D.网状形
- A.ARPANET
- B.SNA网
- C.无线局域网
- D.DNA网
- A.“高速”方式
- B.“无线传输”方式
- C.“广播”方式
- D.“存储-转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