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自考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0472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6

下列对《我愿是一条急流》的描述,正确的有( )

  • A.这首诗的作者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 B.这是一首爱情诗
  • C.这是一首叙事诗
  • D.诗歌通过一系列比喻抒情
  • E.诗歌表明“我”决心为爱情以及更崇高的目标献身
17

下列作品中,属于外国小说的有( )

  • A.《婴宁》
  • B.《哦,香雪》
  • C.《金鲤鱼的百裥裙》
  • D.《苦恼》
  • E.《麦琪的礼物》
19

下列诗作,属于叙事诗的有( )

  • A.《湘夫人》
  • B.《陌上桑》
  • C.《饮酒》
  • D.《行路难》
  • E.《长恨歌》
20

下列《西湖七月半》词语中,采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有( )

  • A.灯火优傒
  • B.亦船亦楼
  • C.竹肉相发
  • D.不衫不帻
  • E.峨冠盛筵
21

《容忍与自由》说服力强的原因有( )

  • A.例证典型
  • B.善用类比
  • C.语势劲健
  • D.现身说法
  • E.深入浅出
23

《麦琪的礼物》的主旨是( )

  • A.反映出社会的贫富不均、阶级对立
  • B.揭露人际间的自私麻木、冷漠无情
  • C.讽刺上流社会金钱至上、缺乏真情
  • D.歌颂小人物的善良心性、真挚爱情
24

《再别康桥》中,暗示西方文明的意象是( )

  • A.西天的云彩
  • B.夕阳中的新娘
  • C.软泥上的青荇
  • D.天上虹
25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下片抒情的着眼点是( )

  • A.时间推移
  • B.景物变化
  • C.心理活动
  • D.世事变迁
26

下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诗句,象征贫穷落后给予祖国沉重负载的是( )

  • A.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 B.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 C.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 D.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27

《行路难》中,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的诗句是( )

  • A.金樽清酒斗十干,玉盘珍羞直万钱
  •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8

下列《长恨歌》诗句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

  • A.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 B.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 C.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 D.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29

《蚂蚁大战》采取以点带面的表现手法,这个“点”主要指的是( )

  • A.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
  • B.在堆树根之处两只蚂蚁缠斗
  • C.红黑三位武士的混战
  • D.胡贝尔对蚂蚁大战的考察
30

《饮酒》(其五)中,上下句之间有转折关系的是( )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1

《我与地坛》中,作者以种种事物类比四季,是为了表现( )

  • A.另一个世界的景象
  • B.母亲的艰辛
  • C.对人生的各种体验
  • D.地坛的历史变迁
32

《秋夜》一文出自鲁迅文集中的

  • A.《故事新编》
  • B.《野草》
  • C.《朝花夕拾》
  • D.《且介亭杂文》
33

《爱尔克的灯光》中,“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一句话表达了( )

  • A.对故居和祖父的怀念
  • B.重温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 C.对“甜蜜的家”的留恋
  • D.对旧礼教阴魂不散的感慨
34

下列《先妣事略》的语句中,表现母亲俭朴特点的是( )

  • A.入城,则缉垆,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 B.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
  • C.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 D.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36

《张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的形象特点之一是( )

  • A.从容镇定
  • B.博闻强记
  • C.宽厚谦和
  • D.嫉恶如仇
37

下列散文作品中,作者对地理背景将错就错,借以抒写自己怀抱的是( )

  • A.《前赤壁赋》
  • B.《西湖七月半》
  • C.《都江堰》
  • D.《我与地坛》
38

《垓下之围》的“太史公曰”中,肯定项羽历史功绩的语句是( )

  • A.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
  • B.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
  • C.放逐义帝而自立
  • D.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39

罗素在《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认为,“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这就表明( )

  • A.对方的见解是错误的
  • B.双方的看法都是对的
  • C.自己的看法没有充分理由
  • D.自我优越感过于强烈
41

庄子在《秋水》中用“曲士”作比喻,是为了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 )

  • A.空间的限制
  • B.时间的限制
  • C.先天素质的限制
  • D.后天教育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