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0370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的有()。

  • A.认为行政机关内部奖惩不公平的
  • 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人身权利的
  • C.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其履行义务的
  • D.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抚恤金的
9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它的本质上。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本质的有()。

  • A.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 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C.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以习惯法为主成文法为辅
  • 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
10

法的社会作用包括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其中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为()。

  • A.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 B.组织社会生产、交换和分配
  • C.维护社会发展的条件和秩序
  • D.追究统治阶级内部的违法犯罪行为
11

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是加强公民法律修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法律思维主要包括()。

  • A.重证据,讲程序
  • B.重权威,讲情义
  • C.法治和人治相统一
  • D.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12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修身养性的方法中,对今天进行道德修养仍然具有很好借鉴作用的有()。

  • A.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B.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D.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3

任何人的个人品德都不是天生的,不是什么人的自然本性。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

  • A.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
  • B.需要国家强制力量的保障
  • C.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
  • D.受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制约
15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些要求的有()。

  • A.大公无私,一心为公
  •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 C.先私后公,损人利己
  •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17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这个共同的理想信念()。

  • A.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集中体现
  • B.是全体共产党人追求的最崇高的精神境界
  • C.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
  • D.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团结一致,克服困难,争取更大胜利的精神武器
18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是引航的灯塔,信念是推进的风帆。这说明,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它在人生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集中体现在()。

  • A.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定向机制,能够为人生提供目的和意义
  • B.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力量源泉,能够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
  • C.理想信念是人生的主观臆想,能够使人在精神上获得极大的满足
  • D.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能够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
19

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工作的是()。

  • A.国家检察机关
  • B.国家行政机关
  • C.国家审判机关
  • D.国家权力机关
20

保障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制度是()。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1

行政执法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下列关于我国行政执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政执法适用范围非常狭窄
  • B.行政执法主体是人民检察院
  • C.被动性是行政执法的唯一特征
  • D.符合一定条件的大学或科研院所在授权范围内享有行政执法权
25

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宪法相关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9

一般来说,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纪律规范和风俗习惯等,当其他规范和法律规范产生冲突的时候,最终应当()。

  • A.坚持法律标准,依法办事
  • B.坚持道德规范,以德治罪
  • C.依照纪律准则,严格要求
  • D.尊重风俗习惯,入乡随俗
30

下列关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不同
  • B.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最根本的治国方略
  • C.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的更高要求
  • D.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就是要将道德要求变成全体公民的法律义务
33

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共同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下列关于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
  • B.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为法律所制裁的行为
  • 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
  •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36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人又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

  • A.消极地依赖自然
  • B.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
  • C.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 D.不断扩大干涉自然的范围和程度
37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

  • A.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社会规范
  • B.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 C.动物的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
  • D.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38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要成为忠诚坚定的爱国者,必须()。

  • A.全面了解世界各国的历史和现实
  • B.对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
  • C.全盘西化,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
  • D.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履行爱国义务
41

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种优良传统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3

美好的理想若是停留在头脑中和口头上,那它只能是一种不结果实的花朵,看一个人是否真有理想,主要看他()。

  • A.主观上是否有美好的愿望和想象
  • B.是否承认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 C.是否在实际行动上为追求理想而奋斗
  • D.是否承认理想实现过程具有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5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不仅应该有美好的个人理想,而且要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社会理想。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 A.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 B.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
  •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D.希望自己在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
46

理想不同于幻想和空想,具有变为现实的可能性,是经过长期努力可以实现的。这是因为()。

  • A.理想总是指向未来的,是人们随心所欲的想象
  • B.理想总是不完满、有缺陷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承认和接受
  • C.理想本身包含着现实因素,反映着现实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
  • D.理想是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体现着一种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