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诋毁商誉行为
- 9
-
经济法主体
- 10
-
计划法体系
- 11
-
预算管理体制
- 12
-
所得税
- A.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
- B.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数量
- C.分割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
- D.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 E.联合抵制交易
- A.统一监管原则
- B.依法规制原则
- C.规制适度原则
- D.公正规制原则
- E.有效规制原则
- A.美国
- B.德国
- C.法国
- D.日本
- E.英国
- A.制度发展
- B.制度设计
- C.制度形成
- D.制度构成
- E.制度运作
- 17
-
我国财政的主要职能有
- A.协调平衡的职能
- B.分配收入的职能
- C.配置资源的职能
- D.保障稳定的职能
- E.平稳发展的职能
- A.法律规范
- B.执法主体
- C.调整对象
- D.法律原则
- 19
-
金融调控法的调控主体是
- A.中国银行
- B.最高人民检察院
- C.最高人民法院
- D.中国人民银行
- A.财团法人
- B.社团法人
- C.企业法人
- D.机关法人
- A.1850年法国法院根据法国民法典作出的一个判决
- B.1896年德国颁布的世界上第一部《反不正当竞争法》
- C.1890年美国《谢尔曼法》的相关规定
- D.1900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修正案
- A.管辖原则
- B.效果原则
- C.履行地原则
- D.单一经营者原则
- 23
-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 A.调控关系
- B.规制关系
- C.调制关系
- D.管制关系
- A.调控银行
- B.中央银行
- C.发展银行
- D.专业银行
- A.反垄断权
- B.反不正当竞争权
- C.规则制定权
- D.市场竞争权
- A.罚金
- B.资格罚
- C.声誉罚
- D.自由罚
- A.房地产业
- B.药品制造业
- C.银行业
- D.证券业
- A.权力机关的监督检查
- B.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检查
- C.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
- D.社会的监督检查
- A.长期计划
- B.中期计划
- C.指令性计划
- D.指导性计划
- A.法国
- B.美国
- C.英国
- D.德国
- 31
-
我国债券交易方式一般采用
- A.招标
- B.一次性交割结清
- C.回购
- D.摊派
- A.黄金
- B.股票
- C.基金
- D.国债
- A.5%
- B.10%
- C.15%
- D.20%
- 34
-
下列属于资本市场的是
- A.外汇市场
- B.黄金市场
- C.票据和贴现市场
- D.债券和股票市场
- A.和谐、稳定、发展经济
- B.满足公共欲望,实现公共需要
- C.宏观调控
- D.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 A.零税率
- B.低税率
- C.基本税率
- D.高税率
- A.7个工作日
- B.10个工作日
- C.15个工作日
- D.30个工作日
- 38
-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 A.产业布局与发展的协调
- B.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 C.投资与民生改善的协调
- D.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的协调
- A.法国
- B.日本
- C.英国
- D.德国
- A.时间维度
- B.空间维度
- C.主体维度
- D.权义维度
- A.中国人民银行
- B.最高人民法院
- C.政府
-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A.合作行为
- B.产业调控行为
- C.市场对策行为
- D.竞争行为
- 43
-
经济法调整的最高目标是
- A.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 B.保障基本人权
- C.保障社会公益
- D.促进经济和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 44
-
调制适度原则强调
- A.对各类主体的利益进行平衡
- B.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 C.追求社会总福利的增长
- D.对规制权作出明确规定
- A.保障稳定原则
- B.公平原则
- C.诚实信用原则
- D.调制绩效原则
- A.政府采购法
- B.反垄断法
- C.反不正当竞争法
- 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A.调整税收监管的法律
- B.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
- C.规范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
- D.管理外汇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