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
调制行为
- 9
-
诋毁商业信誉行为
- 10
-
转移支付
- 11
-
税收保全制度
- 12
-
经济法基本原则
- A.稳定物价
- B.充分就业
- C.经济增长
- D.国际收支平衡
- E.社会和谐发展
- A.市场的集中度
- B.进入市场的障碍
- C.产品的差异性
- D.产品的销售额
- E.售后服务的能力
- A.税收收入
- B.规费收入
- C.铁道专项收人
- D.电力建设基金收入
- E.国有资产出让的收益
- 16
-
下列属于宏观调控关系的有
- A.计划调控关系
- B.金融调控关系
- C.财税调控关系
- D.产业调控关系
- E.储备调控关系
- A.5%
- B.8%
- C.10%
- D.12%
- A.证监会
- B.证券经营机构
- C.证券中介机构
- D.证券业协会
- A.精神追求上的现代性
- B.背景依赖上的现代性
- C.制度构建上的现代性
- D.操作规程上的现代性
- E.运行过程上的现代性
- A.德国总理默克尔
- B.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
- C.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 D.法国总统戴高乐
- A.知悉真情权
- B.自主选择权
- C.公平交易权
- D.获得尊重权
- A.专门立法模式
- B.合并立法模式
- C.综合立法模式
- D.援引立法模式
- A.特许协议
- B.划分市场
- C.联合抵制
- D.拒绝交易
- 24
-
下列属于规制受体的是
- A.国家
- B.政府
- C.保监会
- D.出版社
- A.《克莱顿法》是德国的反垄断法
- B.《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是俄罗斯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 C.《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是市场规制法产生的标志
- D.《米勒·泰丁斯法》是市场规制法产生的标志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 B.国务院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D.中央军事委员会
- A.英国
- B.德国
- C.法国
- D.美国
- A.全面外汇管制
- B.部分外汇管制
- C.不实行外汇管制
- D.灵活外汇管制
- A.私营企业
- B.个人独资企业
- C.合伙企业
- D.个体工商户
- A.法人型中央银行模式
- B.政府型中央银行模式
- C.企业型中央银行模式
- D.混合型中央银行模式
- 31
-
下列属于直接金融的是
- A.商业信用
- B.银行存款
- C.票据
- D.保险
- 32
-
我国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
- A.6%
- B.10%
- C.13%
- D.17%
- A.变更撤销权
- B.编制权
- C.报告权
- D.提案权
- A.财政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 B.国债法是财政法的核心法
- C.预算法是财政法的核心法
- D.政府采购法不属于财政法的体系
- 35
-
宏观调控的主导一方是
- A.政府
- B.审判委员会
- C.检察委员会
- D.行业协会
- 36
-
经济法的实施主体,主要是
- A.政府
- B.法院
- C.检察院
- D.行业协会
- A.声誉罚
- B.自由罚
- C.强制超额赔偿
- D.资格罚
- A.预算的编制
- B.税收减免
- C.窗口指导
- D.计划的编制
- A.“分享模式”
- B.“独享模式”
- C.“协作模式”
- D.“制衡模式”
- A.所有的行政机关都是调制机关
- B.第三部门不能成为调制受体
- C.不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的主体,可以成为经济法主体
- D.调制主体的资格,一般不需要专门法律作出规定
- A.调制法定原则
- B.调制适度原则
- C.调制绩效原则
- D.调制规范原则
- A.高度标准
- B.普遍标准
- C.特色标准
- D.功用标准
- 43
-
下列属于宏观调控法的是
- A.反不正当竞争法
- B.消费者保护法
- C.反垄断法
- D.预算法
- A.内在的客观功用价值
- B.外在的主观评判价值
- C.主观价值
- D.评判价值
- 45
-
经济法调整的最高目标是
- A.促进经济发展
- B.改善民生
- C.保障社会稳定
- D.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 46
-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 A.调制关系
- B.调控关系
- C.控制关系
- D.体制关系
- A.20世纪20年代德国学者的研究
- B.20世纪20年代法国学者的研究
- C.20世纪20年代英国学者的研究
- D.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