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中俄《瑷珲条约》
- B.中俄《北京条约》
-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 D.《改订伊犁条约》
- A.“反对华北自治运动”
- 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C.“内惩国贼,外争国权”
- D.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 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 C.要不要社会革命
- D.要不要向西方学习
- A.郑观应
- B.王韬
- C.严复
- D.马建忠
- A.同文馆
- B.译书局
- C.译书馆
- D.广方言馆
- A.联俄
- B.联共
- C.扶助农工
- D.平均地权
- A.1867年,反抗美国海军入侵,击毙马肯基
- B.1874年,高山族人民痛击西乡从道率领的日本侵略者
- C.1895年,台湾人民和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誓死保台
- D.1895年6月到1o月,台湾军民对抗日军两个近代化师团和一支海军舰队,使 日军死伤惨重
- A.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 B.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
- C.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
- D.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 A.地主阶级
- B.农民阶级
- C.工人阶级
- D.资产阶级
- A.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 B.美、英等国对日宣战
- C.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 D.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 A.朱德、彭德怀
- B.叶挺、项英
- C.朱德、刘伯承
- D.朱德、贺龙
- 19
-
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是( )
- A.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
- B.无产阶级的民主主义
- C.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
- D.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
- A.1945年8月
- B.1945年9月
- C.1945年10月
- D.1945年11月
- A.《将革命进行到底》
-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 C.《论人民民主专政》
- D.《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 A.《资政新篇》
- B.《原道救世歌》
- C.《天朝田亩制度》
- D.《天条书》
- A.日本政治诱降政策的抛出
- 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召开
- C.皖南事变的发生
- D.山西阎锡山部队进攻八路军
- A.废除农奴制协议
- B.和平解放协议
- C.进行土地改革协议
- D.开展社会改革协议
- A.《井冈山土地法》
- B.《兴国土地法》
-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D.《中国土地法大纲》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 B.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D.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 A.毛泽东
- B.周恩来
- C.邓小平
- D.刘伯承
- A.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 B.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
- C.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走向共同富裕
- D.提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A.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B.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
- C.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 D.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 A.争取中间势力
- B.发展进步势力
- C.孤立顽固势力
- D.打击大资产阶级
- A.政治革命
- B.土地革命
- C.农民革命
- D.群众运动
- A.三民主义
- B.新民主主义
- C.新三民主义
- D.社会主义
- A.五四运动
- B.一二·九运动
- C.五卅运动
- D.一二·三。运动
- A.聂荣臻
- B.彭德怀
- C.叶剑英
- D.徐向前
- A.台儿庄战役
- B.雁门关伏击战
- C.奇袭阳明堡机场
- D.平型关大捷
- A.平型关战役
- B.桂南战役
- C.台儿庄战役
- D.枣宜战役
- 37
-
北伐战争正式开始于( )
- A.1925年7月
- B.1925年8月
- C.1926年5月
- D.1926年7月
- A.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
- C.《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 D.《这是为什么》的发表
- A.乾隆
- B.咸丰
- C.道光
- D.光绪
- A.伊犁和喀什噶尔
- B.淡水和琼州
- C.汉口和九江
- D.镇江和南京
- A.国民会议
- B.国民参政会
- C.各界民众代表会议
- D.国民善后会议
- A.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 A.纠正一切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
- B.纠正违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错误
- C.纠正各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
- D.提出“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奋斗目标
- A.上海
- B.南京
- C.香港
- D.台湾
- A.战略进攻的序幕
- B.战略决战的序幕
- C.战略防御的序幕
- D.战略相持的序幕
- A.政权问题
- B.农民土地问题
- C.军队问题
- D.领导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