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950年剿匪的完成
- B.1950年国民党残余力量的消灭
- C.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 D.1951年民族区域自治纲领的颁布实施
- A.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 C.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
- D.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 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B.《中国土地法大纲》
- C.《五四指示》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
- A.较场口惨案
- B.下关惨案
- C.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 D.国民党逐出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 B.没收私营资本主义
- C.壮大根据地时期的国营企业
- D.没收官僚资本
- A.新中国的成立
-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 C.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 D.中共八大的召开
- A.泛太平洋地区会议
- B.日内瓦会议
- C.亚非会议
- D.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 A.加工订货
- B.代购代销
- C.统购包销
- D.公私合营
- A.积极发展
- B.稳步前进
- C.自愿、互利
- D.逐步过渡
- A.重工业建设
- B.轻工业建设
- C.农业建设
- D.社会主义改造
- A.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论人民民主专政》
-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规定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规定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
- D.中共七大党章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规定
- A.1949年1月21日
- B.1949年4月21日
- C.1949年4月23日
- D.1949年10月1日
- A.朝鲜
- B.苏联
- C.罗马尼亚
- D.阿尔巴尼亚
- A.民盟一届三中全会
- B.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
- C.民盟总部发表公告
- D.中国民主同盟全国代表大会
- A.社会主义的萌芽性质
- B.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 C.完全社会主义的性质
- D.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 A.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
- B.它们所联系和代表的是相对固定的单一阶级
- C.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 D.包括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
- A.河北西柏坡村
- B.延安
- C.北平
- D.瓦窑堡
- A.1947年2月
- B.1946年10月
- C.1947年6月
- D.1947年10月
- 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 B.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 C.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 D.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工人阶级与封建残余势力的矛盾
- A.资本家
- B.党政机关工作人员
- C.工商业经营者
- D.旧政权中留下来的工作人员
- A.打击投机倒把
- B.统一全国财政工作
- C.调整城市工商业
- D.节减国家机构经费
- A.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 B.大力发展国营经济,消灭个体经济
- C.大力发展国营经济,消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 D.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牺牲个人的利益
- A.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工资、股金红利
- B.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东股息
- C.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
- D.国家所得税、工人工资、工人福利费、股东股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分配法》
- C.《中国土地法大纲》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大纲》
- A.七届二中全会
- B.七届三中全会
- C.最高国务会议
- D.中共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