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工人阶级
- B.农民阶级
- C.城市小资产阶级
- D.民族资产阶级
-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 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 C.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 D.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 A.蔡廷锴
- B.蒋光鼐
- C.李济深
- D.陈铭枢
-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 B.中华职业教育社
- C.中国青年党
- D.中国国家社会党
- A.外国资本的压迫
- B.本国官僚资本的排挤
- C.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 D.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 A.没有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 B.没有坚持长期的武装斗争
- C.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 D.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及其领导核心
- A.奕訢
- B.李鸿章
- C.曾国藩
- D.严复
- A.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 B.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C.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 D.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A.地主
- B.商人
- C.买办
- D.官僚
- A.村民自治组织的普遍建立
- B.乡(镇)基层政权的普遍建立
- C.“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
- D.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 A.彭德怀
- B.周恩来
- C.邓小平
- D.张闻天
- A.没收政策
- B.赎买政策
- C.改造政策
- D.统购统销政策
- A.军事管制委员会
- B.政治管制委员会
- C.军政民主政权
- D.人民专政委员会
- A.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 B.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
-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D.以阶级斗争为纲,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 A.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
- B.中国农工民主党
- C.九三学社
- D.中华职业教育社
- A.1949年的《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论联合政府》
- 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 B.《中国土地法大纲》
- C.《在不同地区实行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 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
- A.《改造我们的学习》
-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C.《新民主主义论》
- D.《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A.毛泽东
- B.刘少奇
- C.陈独秀
- D.周恩来
- A.伪“满洲国”
- B.“国民政府”
- C.兴亚会
- D.冀东防共委员会
- A.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
- B.敌强我弱,国力对比悬殊
- C.片面的抗战路线
- D.战略战术的失误
- A.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 B.赣南秋收起义
- C.湘南秋收起义
- D.广州起义
- A.中共一大
- B.中共二大
- C.中共三大
- D.中共四大
- A.1910年
- B.1912年
- C.1914年
- D.1916年
- A.《通令尊崇孔圣文》
- B.《通令尊孔读经文》
- C.《通令祭祀孔圣文》
- D.《通令尊定国教文》
- A.中华全国总工会
- B.社会主义青年团
- C.共产主义小组
- D.职工运动委员会
- A.《革命军》
- 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C.《猛回头》
- D.《警世钟》
- A.惠州起义
- B.河口起义
- C.广州起义
- D.武昌起义
- A.“借师助剿”
- B.“师夷长技”
- C.“交通外援”
- D.“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 A.洋务运动时期
- B.戊戌维新时期
- C.清末“新政”时期
- D.辛亥革命时期
- A.1895年
- B.1896年
- C.1898年
- D.1900年
- A.《原道醒世训》
- B.《天朝田亩制度》
- C.《资政新篇》
- D.《劝世良言》
- A.大泽乡起义
- B.辛亥革命
- C.太平天国运动
- D.义和团运动
- A.商品输出
- B.资本输出
- C.垄断商品倾销
- D.掠夺廉价劳动力
- A.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 B.工业革命的发生
- C.机器大生产的实现
- D.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