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有法可依
- B.有法必依
- C.执法必严
- D.违法必究
- A.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 B.“三反”“五反”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D.文化大革命
- A.1971年
- B.1972年
- C.1975年
- D.1976年
- A.民主同盟
- B.九三学社
- C.民主建国会
- D.青年党
- A.战略相持
- B.战略反攻
- C.战略防御
- D.战略退却
- A.一二.九运动
- B.一二.一运动
- C.一二.三〇运动
- D.五.二〇运动
- 13
-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 )
- A.北洋军阀用封建专制思想禁锢民众的头脑
- B.尊孔读经的复古逆流甚嚣尘上
- C.一部分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从思想文化方面反思辛亥革命
- D.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
- A.主张社会革命
- B.提倡民主和科学
- C.主张文学革命
- D.提倡白话文和新文学
- A.解决办军事工业煤铁等原料的需求
- B.交通运输的需要
- C.企图以民用企业的利润弥补军用工业的亏空
- D.求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A.“七千人大会”
- B.庐山会议
- C.南宁会议
- D.武昌会议
- A.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的纲领文件
- B.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
- C.未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D.未能冲破传统自然经济体制
- A.没收官僚资本
- B.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 C.没收民族资本
-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 A.独立自主,艰苦创业
-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 C.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 D.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A.肃反运动
- B.整风、整党运动
- C.“三反”运动
- D.“五反”运动
- A.全国大陆的完全解放
- B.土地改革的彻底完成
- C.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 D.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
- A.中国民主同盟
- B.中国农工民主党
- C.中国民主促进会
- 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A.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
- B.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 C.大举围攻东北解放
- D.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 A.和平、民主、团结
- 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 D.将革命进行到底
- A.西安谈判
- B.重庆谈判
- C.南京谈判
- D.北平谈判
-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 C.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 A.战略防御阶段
- B.战略相持阶段
- C.战略反攻阶段
- D.战略决战阶段
- A.五卅运动
- B.一二.九运动
- C.五.二〇运动
- D.一二.三〇运动
- A.台儿庄战役
- B.桂南战役
- C.枣宜战役
- D.中条山战役
- A.南昌起义
- B.秋收起义
- C.广州起义
- D.百色起义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 B.《井冈山的斗争》
-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D.《反对本本主义》
- A.中共一大
- B.中共二大
- C.中共三大
- D.中共四大
- A.李大钊
- B.陈望道
- C.陈独秀
- D.蔡和森
- A.张作霖
- B.冯国璋
- C.冯玉祥
- D.张学良
- A.北洋军阀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 B.北洋军阀与日本签订“西原借款”合同
-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D.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受挫
- A.梁启超在上海主办《时务报》
- B.严复在天津主办《国闻报》
- 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 D.周恩来在天津创办《觉悟》杂志
- A.兴中会
- B.中国同盟会
- C.国民党
- D.中华革命党
- A.二次革命
- B.护国战争
- C.第一次护法运动
- D.第二次护法战争
- A.惠州起义
- B.河口起义
- C.广州起义
- D.武昌起义
- A.1851年1月
- B.1853年3月
- C.1856年9月
- D.1864年6月
- A.北伐失利
- B.天京事变
- C.安庆失守
- D.天京被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