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财经类)2012年4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00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体系的特征是( )

  • A.统一的
  • B.开放的
  • C.竞争的
  • D.有序的
  • E.分割的
10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是( )

  • A.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 B.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
  • C.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 D.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而可靠的市场
  • E.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
11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 A.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 B.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 C.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
  • D.消除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E.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2

资本主义银行利润( )

  • A.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
  • B.是由借贷款利息总和构成的
  • C.是由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差额构成的
  • D.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 E.是由银行雇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
13

垄断价格( )

  • A.相当于生产价格
  • B.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废除
  • C.不能增加商品价值总量
  • D.可分为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
  • E.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市场价格
14

分析W—G—W和G—W—G′两个流通公式,可以看出( )

  • A.前者的货币充当流通的媒介
  • B.后者的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 C.前者流通目的是价值增殖
  • D.资本只有在不断运动中才能增殖价值
  • E.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15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呈现出的特点有( )

  • A.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并存
  • B.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
  • C.危机的程度及引起的社会震荡不如战前严重
  • D.生产能力过剩和大量失业成为经常现象
  • E.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
16

以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

  • A.不变资本
  • B.可变资本
  • C.固定资本
  • D.流动资本
  • E.生产资本
17

下列属于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是( )

  • A.价值规律
  • B.剩余价值规律
  • C.货币流通规律
  • D.按劳分配规律
  • E.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8

市场体系中的生产要素市场包括( )

  • A.生产资料市场
  • B.房地产市场
  • C.技术、信息市场
  • D.劳动力市场
  • E.金融市场
19

对外贸易的基本职能是( )

  • A.经营进出口业务
  • B.外贸平衡
  • C.外贸倾销
  • D.获取外汇
20

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福利而提供的物质帮助是( )

  • A.企业福利
  • B.社会捐赠
  • C.社会保障
  • D.商业保险
21

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是( )

  • A.速度第一,效益第二
  • B.效益是条件,速度是前提
  • C.速度是核心,效益服从速度
  • D.互为条件、互相制约
22

我国现阶段劳动收入是( )

  • A.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
  • B.利息收入
  • C.股票分红收入
  • D.地租收入
23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按照产权清晰的要求拥有( )

  • A.资产所有权
  • B.法人财产权
  • C.重大决策权
  • D.宏观调控权
2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 A.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C.公有制为主体、其他所有制经济为补充
  • D.其他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公有制为补充
25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

  • A.生产全球化
  • B.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 C.贸易全球化
  • D.资本全球化
26

我国现阶段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是( )

  • A.国有经济
  • B.集体经济
  • C.个体经济
  • D.私营经济
2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化( )

  • A.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B.实现了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 C.使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 D.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8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

  • A.国际卡特尔
  • B.国际辛迪加
  • C.国际托拉斯
  • D.跨国公司
2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而持续的发展是在(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C.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初期
  • D.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
30

下列选项中,能够形成国家垄断资本的是( )

  • A.向银行贷款
  • B.发行股票集资
  • C.私人垄断资本投资
  • D.资产阶级国家财政拨款
31

金融寡头对经济的统治表现为( )

  • A.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 B.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 C.通过购买股票直接掌握企业和银行
  • D.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企业和银行
32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 B.土地的等级差别
  • C.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 D.土地的稀缺
33

垄断利润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 )

  • A.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利润
  •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 C.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
  • 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
34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 )

  • A.各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 B.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
  • C.各企业都能得到相同的利润率
  • D.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
35

商业资本的产生是由于( )

  • A.货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
  • B.生产资本职能的独立化
  • C.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
  • D.借贷资本职能的独立化
36

资本积聚( )

  • A.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
  • B.不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限制
  • C.是把分散的单个资本合并成大资本
  • D.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增大资本总量
37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 A.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三个部分
  •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 C.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 D.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
38

资本实现价值增殖必须( )

  • A.不断进行运动
  • B.进行等价交换
  • C.采取商业资本形式
  • D.采取借贷资本形式
39

绝对剩余价值的来源是( )

  • A.物价上涨
  • B.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
  • C.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
  • D.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而延长工作日
40

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

  • 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 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 C.获取超额剩余价值
  • D.获取劳动力价值
41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

  •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 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
  •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
  • D.价值增殖与等价交换的矛盾
42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

  • A.必须是金属货币
  • 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 C.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 D.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43

在市场体系中最早发育成熟的市场是( )

  • A.商品市场
  • B.金融市场
  • C.劳动力市场
  • D.技术信息市场
44

国民收入的价值形式是( )

  • 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
  • B.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
  • C.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 D.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外净要素收入之和
45

凝结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

  • A.私人劳动
  • B.社会劳动
  • C.具体劳动
  • D.抽象劳动
46

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 )

  • A.技术进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 B.生产资料质量提高的扩大再生产
  • C.生产要素数量增加的扩大再生产
  • D.生产效率提高的扩大再生产
47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 )

  • 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 B.资产阶级现代政治经济学
  • C.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 D.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48

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 )

  • A.劳动技术
  • B.生产工具
  • C.厂房条件
  • D.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