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考前冲刺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途径包括(  )

  • A.国家预算
  • B.银行信贷
  • C.劳务费用
  • D.价格变动
  • E.增加税收
10

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 (  )

  • A.为经济社会提供各种服务
  • B.有效地提高整个社会活动的效率
  • C.为人民生活提供各种服务
  • D.有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 E.为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11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包括(  )

  • A.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二部类
  • B.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一部类
  • C.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三部类
  • D.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
  • E.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
12

以下关于货币资本的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有 (  )

  • A.其表达式为G—W…P…W—G
  • B.其起点和终点都是货币
  • C.作为终点的货币(G)是已发生了增殖的货币资本
  • D.它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
  • E.其生产过程只表现为两个流通过程的中间环节
13

形成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途径有 (  )

  • A.国家购买私人垄断企业的一部分股票
  • B.国有垄断资本向私人垄断企业参股
  • C.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家联合投资建立新的企业
  • D.国有企业吸收私人垄断资本人股
  • E.国家将国有企业的一部分股票卖给私人垄断资本家
14

“雷起者优势”作用的发挥在现实生 活中受到的种种限制包括(  )

  • A.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无力承受引进先进 技术需要支付的高昂费用
  • B.通过支付高昂费用引进的先进技术实际上已经被发达国家所淘汰
  • C.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都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 D.通过支付高昂费用引进的先进技术在国际市场上不再具有竞争力
  • E.支付高昂费用引进的先进技术是否适合国情值得商榷
15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 (  )

  • A.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衡
  • B.发展中国家内部的不平衡
  • C.发展中国区域的不平衡
  • D.发展中国家行业内部的不平衡
  • E.发展中国家文化的不平衡
16

一般情况下,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主要采用 (  )

  • A.经济手段
  • B.法律手段
  • C.行政手段
  • D.政治手段
  • E.文化手段
18

国民收入的分配分为 (  )

  • A.初次分配
  • B.再分配
  • C.二次分配
  • D.多次分配
  • E.起始分配
19

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  )

  • A.火药的发明
  • B.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 C.手工业的发展
  • D.铁器的使用
20

商品的二因素是 (  )

  •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 B.使用价值和价值
  • C.交换价值和价值
  • D.价值和剩余价值
21

造成南北经济关系严重失衡和贫富差距不断加大的根源是 (  )

  • A.国际经济秩序
  • B.国际经济旧秩序
  • C.国际经济新秩序
  • D.殖民主义
22

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所有者的收入属于 (  )

  • A.按资本分配
  • B.按资金分配
  • C.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 D.按风险分配
24

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通过调节利率来进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 (  )

  • A.当经济过热时,国家适当提高利率,给经济降温
  • B.当经济过热时,国家适当降低利率,给经济降温
  • C.当经济过冷时,国家适当提高利率,给经济增温
  • D.当经济过冷时,国家适当降低利率,给经济降温
25

在信用体系中居主导地位的是(  )

  • A.商业信用
  • B.消费信用
  • C.银行信用
  • D.企业信用
26

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混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是 (  )

  • A.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 B.联营经济
  • C.全民所有制经济
  • D.混合所有制经济
27

节约了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货币 哪种职能的作用? (  )

  • A.支付手段
  • B.世界货币
  • C.流通手段
  • D.价值尺度
30

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是指(  )

  • A.贸易顺差
  • B.贸易逆差
  • C.贸易赤字
  • D.贸易平衡
32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是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 (  )

  • A.社会资本的运动形式
  • B.社会产品与货币的转化
  • C.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
  • D.社会生产的主体
33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联系和依赖的重要方式是 (  )

  • A.生产关系国际化
  • B.货币关系国际化
  • C.经济关系国家化
  • D.市场关系国际化
35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中扣除生产成本 以后剩余的价值,也称为 (  )

  • A.剩余价值
  • B.社会总需求
  • C.生产资料
  • D.生产净产品
36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  )

  • A.提高劳动者的业务素质
  • B.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D.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39

价值在商品经济中起作用是通过 (  )

  • A.价格与价值的等同实现的
  • B.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实现的
  • C.价格与价值的同等幅度变化实现的
  • D.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过程实现的
4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丽持续的发展是在 (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C.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初期
  • D.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
41

人类的文明时代是从什么社会开始的? (  )

  • A.原始社会
  • B.封建社会
  • C.奴隶社会
  • D.资本主义社会
42

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起来是在(  )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C.新中国建立之后
  • D.苏联解体之后
43

发达国家之间最重要的政府首脑会晤协调机制是 (  )

  • A.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 B.欧盟
  • C.亚太经合组织
  • D.世贸组织
44

区域分工差异的基础是 (  )

  • A.自然条件不同
  • B.资源禀赋不同
  • C.政治环境不同
  • 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45

生产国际化的基础是 (  )

  • A.国际垂直分工
  • B.国际水平分工
  • C.技术转移
  • D.国际直接投资
46

自货币产生以后,货币的形式发生 了很大变化,但货币的本质和基本功能 (  )

  • A.没有改变
  • B.一直改变
  • C.有时变化有时没有变化
  •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 A.生产相对过剩
  • B.生产绝对过剩
  • C.经济过分繁荣
  • D.商品供小于求
48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和根本基点是(  )

  • A.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C.和平共处、自力更生
  • D.对外开放、独立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