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财经类)2014年7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00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涉及市场客体的市场规则是( )

  • A.市场进入规则
  • B.市场退出规则
  • C.市场竞争规则
  • D.市场交易规则
  • E.市场组织规则
10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主要有( )

  • A.增加了经济波动的可能
  • B.扩大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 C.缩小了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 D.削弱了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 E.影响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1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有( )

  • A.不变性
  • B.可变性
  • C.灵活性
  • D.多样性
  • E.包容性
1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之外的分配方式有( )

  • A.个体劳动收入
  • B.按资本分配
  • C.按资金分配
  • D.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 E.按技术信息等要素分配
13

资本主义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通常是( )

  • A.个别资本家暂时获得的
  • B.个别资本家长期拥有的
  • C.个别企业率先采用先进技术产生的
  • D.在先进技术普遍采用时产生的
  • E.在先进技术普遍采用时消失的
14

固定资本更新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的作用表现在( )

  • A.它是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 B.它是在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 C.它是防止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手段
  • D.它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暂时走出危机
  • E.它为下一代危机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
15

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

  • A.流通时间
  • B.劳动时间
  • C.正常的停工时间
  • D.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 E.自然力发生作用的时间
16

对G-W-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 )

  • A.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价值增殖
  • B.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 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 D.剩余价值不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
  • E.在流通中购买的劳动力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
17

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 )

  • A.推动社会进步
  • B.实现个人美德
  • C.优化资源配置
  • D.追求剩余价值
  • E.应对竞争压力
1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

  • A.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B.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统一
  • C.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统一
  • D.古典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的统一
  • E.制度性、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19

旧殖民主义的基本特点是( )

  • A.政治兼并
  • B.经济兼并
  • C.文化兼并
  • D.军事兼并
20

属于区域经济联盟的组织是( )

  • A.世界贸易组织
  • B.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D.亚太经合组织
21

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是( )

  • A.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C.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
  • D.资本和贸易的全球化
22

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

  • A.秘书处
  • B.总干事
  • C.部长会议
  • D.总理事会
23

通过压缩社会总需求规模来抑制经济增长的政策属于( )

  • A.扩张性收入分配政策
  • B.紧缩性收入分配政策
  • C.扩张性货币政策
  • D.赤字财政政策
24

对特定对象进行褒扬和鼓励的社会保障形式是( )

  • A.社会保险
  • B.社会福利
  • C.社会救助
  • D.社会优抚
25

弥补市场缺陷需要( )

  • A.自由放任
  • B.对外开放
  • C.宏观调控
  • D.企业自律
26

一国一年内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价值总和是( )

  • A.社会总产品
  • B.社会总产值
  • C.社会净产品
  • D.社会净产值
27

经济增长的内涵反映的是( )

  • A.经济总量的增加
  • B.经济结构的优化
  • C.经济效益的改善
  • D.经济质量的提高
2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为( )

  • A.劳动劵
  • B.劳动证书
  • C.实物配给
  • D.商品货币
2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带有剥削性质的私有经济是( )

  • A.个体经济
  • B.私营经济
  • C.中外合资经济
  • D.外商独资经济
30

垄断利润的获得主要通过( )

  • A.自由竞争实现
  • B.行政干预实现
  • C.市场调节实现
  • D.垄断价格实现
3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 A.公有制、按劳分配
  • B.公有制、市场经济、按劳分配
  • C.公有制、市场经济、宏观调控
  •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2

和平赎买是新中国初期针对( )

  • A.官僚资本的政策
  • B.买办资本的政策
  • C.民族资本的政策
  • D.个体私有经济的政策
33

与平均利润率相比,利息率( )

  • A.高于平均利润率
  • B.等于平均利润率
  • C.低于平均利润率
  • D.与平均利润率按反方向变化
34

利润是( )

  • A.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 B.成本价格的转化形式
  • C.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 D.新创造价值的转化形式
36

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是指( )

  • A.靠资本积累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 B.靠增加劳动者数量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 C.靠追加生产资料数量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 D.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37

资本集中( )

  • A.是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
  • B.是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少数大资本
  • C.会受到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 D.会导致社会资本总额的增加
38

考察资本循环要以( )

  • A.产业资本为对象
  • B.商业资本为对象
  • C.借贷资本为对象
  • D.流通资本为对象
40

剩余价值是工人( )

  • A.全部劳动的产物
  • B.必要劳动的产物
  • C.剩余劳动的产物
  • D.有酬劳动的产物
41

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 )

  •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 B.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
  • C.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 D.它们在使用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42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

  • A.全部物质资料称为商品
  •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 C.消费资料称为商品
  • D.劳动力成为商品
43

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是( )

  • A.商业信用
  • B.银行信用
  • C.企业信用
  • D.消费信用
44

与按性别、年龄分工相适应的经济形式是( )

  • A.自然经济
  • B.商品经济
  • C.市场经济
  • D.计划经济
45

商品经济产生于( )

  • A.原始社会末期
  • B.奴隶社会末期
  • C.封建社会末期
  • D.资本主义社会早期
46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 B.社会分工的演进
  • C.经济体制的完善
  •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47

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 )

  • A.生产力
  • B.生产关系
  • C.交换关系
  • D.消费关系
48

在西方,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 )

  • A.斯密
  • B.色诺芬
  • C.李嘉图
  • D.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