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政治经济学自考真题0000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要求()。

  • A.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 B.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 C.总体上提高关税水平
  • D.实施“走出去”战略
  • E.进一步完善区域开放格局
10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着重处理好()。

  • A.工业与农业的关系
  • B.工业与服务业的关系
  • C.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 D.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 E.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11

国际金融市场包括()。

  • A.国际货币市场
  • B.国际资本市场
  • C.国际外汇市场
  • D.国际黄金市场
  • E.国际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12

衡量产业资本周转速度的指标是()。

  • A.剩余价值量
  • B.剩余价值率
  •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D.资本的周转时间
  • E.资本的周转次数
13

推动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因素有()。

  • A.自由竞争的加剧
  • B.信用制度的发展
  • C.股份公司的发展
  •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
  • E.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化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 A.个体经济
  • B.私营经济
  • C.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 D.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 E.外商独资企业
15

金银作为货币是由于()。

  • A.它天然就是货币
  • B.具有便于携带的特点
  • C.它具有质地均匀、便于分割的特点
  • D.它体积小、价值大
  • E.它不易腐烂变质、便于永久保存
16

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相互关系是()。

  • A.交换价值决定价值
  • B.价值决定交换价值
  •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 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E.交换价值的变动与价值无关
17

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商品经济的特征有()。

  • A.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 B.以社会化生产为物质基础
  • C.以等价交换为基础
  • D.通过市场来满足生产和消费需要
  • E.通过市场竞争来配置社会资源
18

与自然规律相比,经济规律的特点是()。

  • A.一般来说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
  • B.一般来说经济规律是长久不变的
  • C.经济规律总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的
  • D.在阶级社会中经济规律的发现和利用受到阶级利益的限制
  • E.在阶级社会中经济规律的发现和利用不受阶级利益的限制
19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主要形式是()。

  • A.对外贸易
  • B.对外资金交流
  • C.对外技术交流
  • D.国际劳务合作
20

金本位制是一种()。

  • A.固定汇率制
  • B.浮动汇率制
  • C.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 D.联系汇率制
21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 A.发展中国家
  • B.新兴经济体
  • C.转型的市场经济国家
  • D.发达国家
22

社会保险运作的主体是()。

  • A.个人
  • B.家庭
  • C.企业
  • D.政府
23

当前国际投资主要发生在()。

  •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
  • B.新兴市场国家之间
  • C.发展中国家之间
  • D.发达国家之间
24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进行初次分配之后在()。

  • A.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的分配
  • B.非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的分配
  • C.社会管理部门内进行的分配
  • D.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25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 A.广义的农业
  • B.加工工业
  • C.服务业
  • D.信息产业
26

国民收入可以表示为()。

  • A.c+v
  • B.c+m
  • C.v+m
  • D.c+v+m
27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 A.基础
  • B.主体
  • C.重要组成部分
  • D.辅助部分
28

普通劳动者通过购买股票获得的股息属于()。

  • A.经营性收入
  • B.资金收入
  • C.劳动收入
  • D.福利性收入
29

禁止虚假广告的规则属于()。

  • A.市场进入规则
  • B.市场退出规则
  • C.市场竞争规则
  • D.市场交易规则
30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是()。

  • A.生产相对过剩
  • B.生产绝对过剩
  • C.固定资本更新
  •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31

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 A.股份制
  • B.参与制
  • C.合伙制
  • D.联合制
32

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是()。

  • A.级差地租Ⅰ
  • B.级差地租Ⅱ
  • C.绝对地租
  • D.垄断地租
33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A.Ⅰ(v+m)=Ⅱc
  • B.Ⅰ(v+m)>Ⅱc
  • C.Ⅰ(c+v+m)=Ⅰc+Ⅱc
  • D.Ⅱ(c+v+m)=Ⅰ(v+m)+Ⅱ(v+m)
35

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

  • A.固定资本
  • B.流动资本
  • C.可变资本
  • D.生息资本
36

起点和终点都包含有剩余价值的资本循环形式是()。

  • A.货币资本的循环
  • B.生产资本的循环
  • C.商品资本的循环
  • D.固定资本的循环
37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生产资料的价值
  • B.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
  • C.物化劳动形成的价值
  • D.活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
38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般前提是()。

  • 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
  • B.个别资本的增大
  • C.社会总产值的增加
  • D.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40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

  • A.成正比
  • B.成反比
  • C.时而成正比时而成反比
  • D.无关
41

超额剩余价值是()。

  • A.全体资本家获得的
  • B.个别资本家获得的
  • C.工人获得的
  • D.资本家和工人共同获得的
42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

  • A.个别劳动时间
  •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C.必要劳动时间
  • D.剩余劳动时间
43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用货币()。

  • A.衡量和表现商品的价值
  • B.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 C.充当贮藏手段
  • D.清偿债务
44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

  • A.经济基础的变化开始
  • B.上层建筑的变化开始
  • C.生产力的变化开始
  • D.生产关系的变化开始
45

商品的本质属性是()。

  • A.使用价值
  • B.价值
  • C.交换价值
  • D.剩余价值
46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 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47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 A.劳动者技能的提高
  • B.资本市场的发展
  • C.生产工具的变革
  • D.科学技术的创新
48

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构成()。

  • A.生产方式
  • B.生产资料
  • C.经济基础
  • D.上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