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财经类)2015年4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00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有( )

  • A.土地匾乏
  • B.人口稀少
  • C.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
  • D.依附于发达国家
  • E.经济发展不平衡
10

我国引进国外技术必须坚持的原则有( )

  • A.有利于提高国内经济效益
  • B.有利于外商企业的发展
  • C.注重保护国内民族产业的发展
  • D.注重引进禁止输出
  • E.引进与独创相结合
11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特征有( )

  • A.主要由个人筹集保障基金
  • B.主要由企业筹集保障资金
  • C.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筹集保障资金
  • D.实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E.社会保障体系纳入法制化轨道
12

经济全球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

  • A.国际分工的发展
  • B.国际垄断的发展
  • C.资本国际化的发展
  • D.生产国际化的发展
  • E.跨国公司的发展
13

第一产业包括( )

  • A.农业
  • B.林业
  • C.畜牧业
  • D.渔业
  • E.房地产业
14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分割为( )

  • A.产业利润
  • B.商业利润
  • C.利息
  • D.银行利润
  • E.地租
15

以下属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有( )

  • A.金融市场
  • B.消费资料市场
  • C.房地产市场
  • D.技术和信息市场
  • E.劳动力市场
16

以下属于企业信用的是( )

  • A.个人住房贷款
  • B.银行贷款
  • C.国库券
  • D.企业债券
  • E.企业股票
17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有( )

  • A.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
  • B.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 C.是自给自足的封闭性经济
  • D.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开放性经济
  • E.是直接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方式
18

我国经济特区的所有制结构以( )

  • A.国有企业为主
  • B.集体企业为主
  • C.民营企业为主
  • D.三资企业为主
19

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有( )

  • A.人的劳动
  • B.劳动资料
  • C.劳动对象
  • D.管理
  • E.信息
20

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

  • A.1956年
  • B.1979年
  • C.2001年
  • D.2006年
21

对外贸易中的“出超”指的是一国在特定年度内( )

  • A.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
  • B.出口贸易总额小于进口贸易总额
  • C.出口贸易总额等于进口贸易总额
  • D.出口贸易总额和进口贸易总额都大幅增长
22

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最根本的是靠( )

  • A.自身经济发展
  • B.国际援助
  • C.区域经济合作
  • D.国际经济规则谈判
23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 )

  • A.发展中国家
  • B.发达国家
  • C.不发达国家
  • D.新兴市场国家
24

当前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的组织主要是( )

  • A.联合国
  • B.世界银行
  • C.世界贸易组织
  •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5

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

  • A.绝对优势理论
  • B.比较优势理论
  • C.保护贸易理论
  • D.要素禀赋理论
26

产业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 )

  • A.对外输出商品
  • B.对外贷款
  • C.对外直接投资
  • D.对外援助
27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 )

  • A.物质生产领域内分配
  • B.非物质生产部门内分配
  • C.社会管理部门内分配
  • D.整个社会范围内分配
28

在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是( )

  • A.辅助手段
  • B.主要手段
  • C.唯一手段
  • D.可有可无的手段
30

外延型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 )

  • A.生产要素增加
  • B.生产效率提高
  • C.经济结构优化
  • D.技术进步
31

我国实现现代化最困难的问题是( )

  • A.市场化
  • B.工业化
  • C.信息化
  • D.农业现代化
32

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 )

  • A.国家
  • B.企业职工
  • C.社会组织
  • D.企业经营者
33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

  • A.重要补充
  • B.必要补充
  • C.重要组成部分
  • D.可有可无的部分
34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物质基础是( )

  • A.科技革命
  • B.资本积累
  • C.资本集中
  • D.固定资本更新
35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 B.生产资料私有制
  • C.混合所有制
  • D.股份合作制
36

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 )

  • A.个人联合
  • B.信贷关系
  • C.参与制
  • D.资本输出
38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 A.Ⅰ(v+m)=Ⅱc
  • B.Ⅰ(v+m)>Ⅱc
  • C.Ⅰ(c+v+m)=Ic+Ⅱc
  • D.Ⅱ(c+v+m)=Ⅰ(v+m)+Ⅱ(v+m)
39

按照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发生在( )

  • A.G-W阶段的货币上
  • B.G-W阶段购买商品的价值上
  • C.G-W阶段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 D.W-G阶段上
42

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是( )

  • A.纸币
  • B.信用货币
  • C.观念上的货币
  • D.足值的金属货
43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矛盾
  • D.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44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尺度是( )

  • A.简单劳动
  • B.复杂劳动
  • C.体力劳动
  • D.脑力劳动
45

市场经济要求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 )

  • A.排他性作用
  • B.辅助性作用
  • C.决定性作用
  • D.替代性作用
46

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是( )

  • A.价值规律
  • B.剩余价值规律
  • C.按劳分配规律
  •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
47

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 )

  • A.生产方式
  • B.经济体制
  • C.社会经济制度
  • D.资源配置方式
4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生产关系
  • B.生产力
  • C.经济体制
  • D.经济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