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6

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

  •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 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 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 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9

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主要有()

  • A.土地带来的地租
  • B.在土地上追加投资的数量
  • C.银行存款的利息率
  • D.农业资本家的利润率
11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有()

  • A.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
  • B.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来源
  •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 D.劳动力具有价值
12

产业资本运动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 A.货币资本
  • B.生息资本
  • C.生产资本
  • D.商品资本
13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 C.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 D.产品的分配方式
14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表现在()

  • A.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 C.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 D.经济基础的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一切特征
15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 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 B.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16

下列各项正确表述运动含义的有()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 B.运动是物质根本属性
  • C.运动就是物质位置的移动
  • D.运动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17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

  • A.具有中国习俗的马克思主义
  • B.具有中国特点的马克思主义
  • C.具有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
  • D.具有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18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A.人民当家作主
  •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C.消灭剥削压迫
  •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

劳动不再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 A.社会主义社会
  • B.共产主义社会
  • C.资本主义社会
  • D.信息社会
21

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著作是()

  • A.《反杜林论》
  • B.《德意志意识形态》
  • C.《共产党宣言》
  • D.《资本论》
22

资本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运用()

  • A.计划手段
  • B.经济手段
  • C.法律手段
  • D.行政手段
23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

  • A.产业资本
  • B.金融资本
  • C.私人垄断资本
  • D.国家垄断资本
24

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 B.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
  • C.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 D.生产集中根除自由竞争
25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 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
  • C.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
  • D.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26

剩余价值与利润从数量上看()

  • A.前者总是大于后者
  • B.前者总是小于后者
  • C.两者总是相等
  • D.两者的大小无法判断
27

股票价格实际上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因此股票价格()

  • A.同股息成正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 B.同股息成反比,同银行存款利息率成正比
  • C.同股息成正比,同银行贴现率成反比
  • D.同股息成反比,同银行贴现率成正比
28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从实质上说就是()

  • A.生产不足的危机
  • B.买卖脱节的危机
  • C.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 D.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9

资本各形态中能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是()

  • A.货币资本
  • B.生产资本
  • C.商品资本
  • D.借贷资本
30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 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31

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是通过()

  • A.价格始终同价值相等实现的
  • B.价格高于价值实现的
  • C.价格低于价值实现的
  • D.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
32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 B.选举制度
  • C.三权分立制度
  • D.国家制度
33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 A.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 B.社会化大生产的存在和发展
  • C.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
  •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34

下列选项属于经济社会形态的是()

  • A.农业社会
  • B.工业社会
  • C.信息社会
  • D.奴隶社会
35

社会存在是指()

  • A.社会物质生产资料的总和
  • B.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总和
  • C.社会物质生产关系的总和
  •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36

下列选择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 A.语言学
  • B.物理学
  • C.哲学
  • D.数学
37

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自然科学属于()

  • A.实体性因素
  • B.运筹性因素
  • C.渗透性因素
  • D.准备性因素
39

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是()

  • A.实践——认识——实践
  • B.认识——实践——认识
  • C.感觉——知觉——表象
  • D.概念——判断——推理
40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 A.形成明确的目的
  • B.正确认识事物的规律
  • C.制定周密的计划
  • D.具有坚持的意志
41

在认识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属于()

  • A.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 B.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42

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指出()

  • A.外部世界是可以被人感知的
  • B.人们能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 C.实践的成功能够证明认识正确
  • D.感性认识可以上升到理性认识
43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44

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理论依据是()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相结合的原理
  •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
  •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统一的原理
  •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45

认为水、火、土、气是世界的本源的哲学是()

  • A.朴素唯物主义
  •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C.辩证唯物主义
  • D.庸俗唯物主义
46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问题
47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 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D.科学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