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0370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有()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 C.实行按劳分配
  • D.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9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

  • A.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
  • B.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
  • C.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 D.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10

下列各项正确表述生产价格与价值关系的有()

  • A.生产价格的形成要以价值为基础
  • B.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 C.生产价格与价值在数量上经常不一致
  • D.社会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相等
11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包括()

  • A.I(v+m)=II c
  • B.II(v+m)=I c
  • C.I(c+v+m)=I c+ II c
  • D.II(c+V+m)=I(V+m)+II(v+m)
12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界定的有()

  • A.劳动是人的本质
  • 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 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
  • D.人的本质是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3

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主观条件包括()

  • A.社会平均生产条件
  • B.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
  • C.社会平均劳动强度
  • D.社会平均技术装备水平
14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 A.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 B.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 C.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 D.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实践活动
15

下列各项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有()

  • A.意识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 D.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6

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形式的有()

  • A.概念
  • B.感觉
  • C.知觉
  • D.表象
18

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 A.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 B.剥削阶级的彻底消灭
  • C.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 D.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
19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 A.集体领导制
  • B.首长负责制
  • C.集体问责制
  • D.民主集中制
20

社会主义从一国向多国发展壮大起始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 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 D.古巴社会主义革命以后
22

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是()

  • A.经济手段和经济计划
  • B.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 C.行政手段和经济计划
  • D.法律手段和经济计划
2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管理和调控经济的主要机制是()

  • A.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 B.国家管理企业,企业引领市场
  • C.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微观规制
  • D.国家政策引导,市场自由竞争
24

资本主义经济中,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是()

  • A.级差地租
  • B.绝对地租
  • C.平均利润
  • D.利息
25

自由竞争与生产集中的关系是()

  • A.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 B.自由竞争阻碍生产集中
  • C.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
  • D.生产集中取代自由竞争
26

商品资本职能转化为商业资本职能的条件,除了商人有独立的投资外还必须有()

  • A.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之间的分工
  • B.商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之间的分工
  • C.商业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的分工
  • D.商业资本家和商业店员之间的分工
27

根据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资本家的生产资本可以划分为()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 C.商品资本和流通资本
  • D.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
28

资本主义生产的成本不包括()

  • A.工人的工资
  • B.原材料的耗费
  • C.固定资本的折旧费
  • D.固定资本未折旧的部分
29

产业资本的循环包括()

  • A.生产、流通和销售阶段
  • B.生产、储存和销售阶段
  • C.购买、生产和销售阶段
  • D.购买、生产和储存阶段
30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将工作日延长所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

  • A.绝对剩余价值
  • B.相对剩余价值
  • C.超额剩余价值
  • D.平均剩余价值
31

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是()

  • A.不变资本
  • B.可变资本
  • C.流动资本
  • D.流通资本
32

构成商品价格基础的是()

  • A.使用价值
  • B.价值
  • C.商品供给
  • D.商品需求
33

关于社会分工的产生,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社会分工是私有制的产物
  • B.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 C.社会分工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 D.社会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34

既坚持历史决定论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这属于()

  • A.历史唯物论观点
  • B.相对主义观点
  • C.诡辩论观点
  • D.折衷主义观点
35

在生产关系的各项内容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 B.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 C.产品的分配方式
  •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36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 A.影响社会结构的划分
  • B.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 C.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 D.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37

下列各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是()

  • A.哲学
  • B.物理学
  • C.数学
  • D.语言学
38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

  • A.普遍性
  • B.特殊性
  • C.不确定性
  • D.绝对性
39

真理具有客观性,被称为客观真理,是因为()

  • A.真理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 B.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C.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 D.真理是大多数人承认的客观事实
41

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相比较,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缺陷,一个是缺乏辩证法的观点,另一个是()

  • A.缺乏实践的观点
  • B.缺乏反映论的观点
  • C.缺乏一元论的观点
  • D.缺乏可知论的观点
42

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A.学习科学理论
  • B.投身社会实践
  • C.了解实际情况
  • D.制定周密计划
43

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

  • A.江河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
  • B.核泄漏事故危及人类的生存
  • C.毁林导致生物物种的迅速减少
  • D.彗星出现预示将要发生战争
44

“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这是一种()

  •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 C.形而上学的观点
  • 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45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A.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4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广延性
  • B.持续性
  • C.客观实在性
  • D.可知性
47

除《哲学的贫困》外,标志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经典著作是()

  •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B.《德意志意识形态》
  • C.《共产党宣言》
  • D.《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