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命题预测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7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  )

  • A.社会主义革命中
  • B.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 C.社会主义改革事业中
  • D.自发的群众运动中
9

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的有(  )

  •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 B.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 C.是否承认认识具有能动性
  •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10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是列宁在其哪些著作中提出的?(  )

  • A.《论欧洲联邦口号》
  • B.《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 C.《国家与革命》
  • D.《哲学笔记》
11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

  • A.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 B.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客观要求
  • C.是由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
  • D.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2

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因为(  )

  • A.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数人的民主
  • B.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 C.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 D.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13

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指(  )

  • A.英国的欧文
  • B.英国的斯密
  • C.法国的傅立叶
  • D.法国的圣西门
14

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有(  )

  • A.毛泽东思想
  • B.邓小平理论
  •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15

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

  •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 B.物质世界是否运动发展变化的问题
  • C.戢界的变化发展是否有规律性的问题
  • D.世界能否被人的思维认识的问题
16

真理的功能主要有(  )

  • A.指导实践的功能
  • B.再认识的功能
  • C.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 D.指导理论的功能
17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

  • 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B.革命性和批判性的统一
  • C.先进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 D.创新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8

级差地租的形成条件有(  )

  • A.土地私有权垄断
  • B.土地经营权垄断
  • C.土地肥沃程度不同
  • D.土地地理位置不同
19

资本主义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的(  )

  • A.货币资本职能
  • B.生产资本职能
  • C.商品资本职能
  • D.流通资本职能
20

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

  • A.经济效益高的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重新分配的过程
  • B.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的绝对平均分配
  • C.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生产部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 D.本部门的剩余价值在本部门的各企业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21

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  )

  • A.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 B.生产力必须适合生产关系性质的规律
  •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
  • D.普遍联系和矛盾对立统一规律
22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  )

  • A.人与人的关系
  • B.人与自然的关系
  • C.生产关系
  • D.交换关系
23

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  )

  • A.唯心主义
  • B.相对主义
  • C.不可知论
  • D.反映论
24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  )

  • A.思想斗争和说理斗争
  • B.先进思想战胜落后思想
  • C.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 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25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

  • A.逻辑性
  • B.理论性
  • C.战斗性
  • D.实践性
26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这是(  )

  • A.唯心主义观点
  •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C.一切唯物主义共有的主张
  • D.诡辩论观点
27

股票价格是(  )

  • A.股票的票面金额
  • B.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 C.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 D.股息收入的转化形式
28

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  )

  • A.生产阶段
  • B.流通阶段
  • C.购买阶段
  • D.销售阶段
29

垄断形成后,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

  • A.商品输出
  • B.资源输出
  • C.资本输出
  • D.劳务输出
30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除去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外,还有(  )

  • A.地理学的重大发现
  • B.天文学的重大发现
  • C.人体解剖学的重大发现
  •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1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

  • A.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 B.夜去昼来,昼尽夜至
  •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2

资本家垫支在机器设备上的资本,之所以属于固定资本.是因为这部分资本(  )

  • A.物质形态是始终不变的
  • B.价值是固定不变的
  • C.物质形态是特殊的使用价值
  • D.价值是逐渐转移的
33

金、银、铜、铁、铝等同金属的关系属于(  )

  • A.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 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 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35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表明(  )

  • A.其社会性质已经根本改变
  • B.其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
  • C.其阶级对立已经消失
  • D.其社会性质发生了部分质变
36

股份公司本质上是(  )

  • A.资本民主化的形式
  • B.消灭了劳动与资本的界限
  • C.劳动者通过购买股票而成为资产者
  • D.大资本控制小资本的形式
37

关于股票和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股票是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并有权取得股息收入的凭证,股票持有者可以向公司退股,但不能从企业抽走投资
  • B.股票持有者有权参加股份公司利润的分配
  • C.股息是股票持有者按照股票的票面额从股份公司利润中分得的收入
  • D.股息实质上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8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  )

  • A.按劳分配。
  • B.按劳动力价格分配
  • C.按生产要素分配
  • D.按需分配
39

党的根本宗旨是(  )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B.大力发展生产力
  • 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D.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0

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划分法之一是(  )

  • A.意识形态划分法
  • B.经济社会形态划分法
  • C.文化形态划分法
  • D.政治形态划分法
41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

  • A.原始社会的分配原则
  • B.阶级社会的分配原则
  •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42

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  )

  • A.质是客观存在的,属性是人的主观感受
  • B.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
  • C.质是稳定的,属性是多变的
  • D.质是绝对的,属性是相对的
44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  )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D.一元论和二元论
4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是(  )

  • A.实事求是
  • B.理论联系实际
  • C.解放思想
  • D.一切从实际出发
4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最显著的特点是(  )

  • A.理论性
  • B.实践性
  • C.指导性
  • D.科学性
47

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  )

  • A.资本有机构成变动所引起的
  • B.商品供求关系变动所引起的
  • C.平均利润的变动所引起的
  • D.商品价值的变动所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