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命题预测试卷(2)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下列各项属于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的有(  )

  • A.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 B.通过不平等分配占有他人劳动
  • C.社会分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
  • D.投机商人通过不平等交换赚取钱财
9

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 A.只有在社会集体中才能实现
  • B.要以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为支撑
  • C.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 D.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10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形式主要有(  )

  • A.议会君主制
  • B.二元君主制
  • C.君主立宪制
  • D.民主共和制
11

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

  • A.平均利润
  • B.级差地租
  • C.绝对地租
  • D.利息
12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以后(  )

  • A.许多部门的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不再相等
  • B.进一步掩盖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 C.更加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关系
  • D.商品不再按照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价格出售
13

生产成本的形式(  )

  • A.表明了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
  • B.使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所费资本的增加额
  • C.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 D.混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14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  )

  • A.物质生产实践
  •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 C.教育、医疗实践
  • D.科学实验
15

辫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  )

  • A.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 B.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 C.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
  • D.认为世界是杂乱无章的,没有秩序,变化不停的
16

垄断时期竞争的特点是(  )

  • A.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 B.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
  • C.竞争更加激烈、更具持久性
  • D.竞争的范围更加广泛
17

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9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不顾实际情况,死搬书本上的教条,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 A.类似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错误
  • B.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 C.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20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这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B.实践是检验真理韵唯一标准
  • C.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
21

资本主义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

  • A.法院
  • B.检察机构
  • C.议院或国会
  • D.警察机构
23

商业资本独立化的条件:一是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分工,二是(  )

  • A.存在独立的商业活动
  • B.有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分工
  • C.商业资本家有独立的投资
  • D.有商业店员可供剥削
24

否定之否定规律认为,事物的发展是(  )

  • A.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
  • B.一帆风顺的前进运动
  • C.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运动
  • D.时进时退的曲折运动
25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值表现为(  )

  •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
  • B.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 C.生产成本与利润之和
  • D.生产成本与平均利润之和
26

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  )

  • A.提高平均利润率
  • B.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 C.提高剩余价值率
  • D.提高资本积累率
27

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是(  )

  • A.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B.与时俱进
  • C.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 D.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28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

  •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 B.确定事物的质
  • C.认识事物的量
  • D.把握事物的度
29

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对_______实行强力统治。(  )

  • A.农民阶级
  • B.知识分子
  • C.资产阶级
  • D.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
31

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 A.劳动工具的状况
  • B.劳动对象的广度
  • C.劳动者的素质
  • D.劳动产品的质量
32

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  )

  •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 B.世界的本原是精神
  • C.世界是发展变化的
  • D.世界的统一性
33

从性质上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是(  )

  • A.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经济困难的一种方式
  • B.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
  • C.扼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手段
  • D.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独立的工具
34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  )

  • A.批判精神
  • B.革命精神
  • C.创造精神
  • D.实践精神
35

划分阶级的惟一标准是(  )

  • A.经济标准
  • B.政治标准
  • C.思想标准
  • D.法律标准
36

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  )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7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 A.工业资本
  • B.银行资本
  • C.金融资本
  • D.商业资本
38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

  •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 C.内容和形式都处在不停的显著变动状态
  •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39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 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 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 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40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 B.人民群众与历史人物的关系问题
  •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 D.民主政治与法治理念的关系问题
41

资本主义社会的利息来源于(  )

  • A.资本所有权的收入
  • B.借贷资本自身增殖的价值
  • C.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 D.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
42

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 A.学习书本知识
  • B.进行社会调查
  • C.研究历史资料
  • D.参加社会实践
43

生产价格形成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基本规律是(  )

  • A.价值规律
  • B.生产价格规律
  • C.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 D.平均利润规律
44

认识的目的在于(  )

  • A.总结理论
  • B.概括理论
  • C.归纳理沦
  • D.运用
45

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因为(  )

  • A.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 B.原因的作用会引起结果
  •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6

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  )

  • A.“一切为了群众”
  • B.“一切依靠群众”
  • C.“从群众中来”
  • D.“到群众中去”
47

无产阶级要最终实现自身解放,只有(  )

  • 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 B.建立社会公有制
  • C.提高劳动生产率
  • D.解放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