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仿真模拟试题(6)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7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主要目标包括(  )

  • A.实现充分就业
  • B.保持一定程度的经济增长
  • C.保持币值和物价稳定
  • D.促进国内国际收支大体平衡
9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是因为这两对矛盾(  )

  • A.制约和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 B.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 C.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 D.囊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
10

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

  • A.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追求
  • B.竞争的压力
  • C.垄断的需要
  • D.市场经济的要求
11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

  •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 D.劳动者用于娱乐消费所支出的费用
12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有(  )

  • A.都体现着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 B.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C.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
  • D.都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
13

生产价格形成后(  )

  • A.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生产价格高于价值
  • B.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生产价格高于价值
  • C.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生产价格低于价值
  • D.资本有机构成具有社会平均水平的部门生产价格等于价值
14

实践客体具有三种基本类型,包括(  )

  • A.自然客体
  • B.社会客体
  • C.精神客体
  • D.物质客体
15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

  • A.科学社会主义
  •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D.共产主义理论
16

(11年10月真题)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  )

  • 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
  • B.干部和群众的差别
  • C.工农差别
  • D.城乡差别
17

社会主义之所以在曲折中前进,其主要的决定因素是(  )

  • A.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制度,成长过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
  • B.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
  • C.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错综复杂和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变动演化
  • D.社会主义国家难以避免党政官员的腐败
18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  )

  • A.带来剩余价值
  • B.买到生产资料
  • C.买到生活资料
  • D.实现价值
19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由于把剩余价值看作是(  )

  • A.不变资本的产物
  • B.可变资本的产物
  •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 D.全部所费资本的产物
20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根源是(  )

  • A.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 B.资本主义国家从不发达走向发达
  • C.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殖民地国家的掠夺
  • D.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自发调整
21

瑞士等少数国家实行(  )

  • A.半总统共和制
  • B.专制独裁制
  • C.总统共和制
  • D.委员会制
22

(12年4月真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 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 B.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 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矛盾‘
  • D.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的矛盾
23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  )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B.唯物辩证法
  • C.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 D.质量互变规律
24

平均利润无论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表现为全部(  )

  • A.预付资本的产物
  • B.不变资本的产物
  • C.固定资本的产物
  • D.流动资本的产物
25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  )

  • A.社会总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 B.生产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 C.流通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 D.不变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26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  )

  • A.一切有生命的人
  •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 C.一切生存于社会中的人
  • D.一切从事社会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
27

资本主义银行的信用业务包括(  )

  • A.负债业务和吸收存款
  • B.资产业务和发放贷款
  • C.买卖股票和买卖债券
  • D.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
28

(10年4月真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是(  )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 B.社会两大部类的比例失调
  • C.商品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 D.国家宏观调控的缺失
29

政党的出现,政党政治的发展是(  )

  • A.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物
  • B.无产阶级斗争的产物
  • C.资产阶级斗争的产物
  • D.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
30

资本的价值构成是(  )

  •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比例
  • 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 D.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比例
31

(12年4月真题)除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外,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  )

  • A.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 B.剩余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 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 D.利润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32

人类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  )

  • A.因果分析法
  • B.实验法
  • C.观察法
  • D.分析法
33

社会关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

  • A.政治关系
  • B.生产关系
  • C.阶级关系
  • D.思想关系
35

一个集中体现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是(  )

  • A.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B.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 C.各尽所能,按资分配
  • D.各尽所能,按时分配
36

(10年4月真题)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

  •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37

平均利润形成后仍然存在超额利润是因为(  )

  • A.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之间存在差额
  • B.商品价值与生产成本之间存在差额
  • C.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之间存在差额
  • D.剩余价值与利润之间存在差额
38

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 A.认识客观规律
  • B.制定周密计划
  • C.依靠广大群众
  • D.参加社会实践
39

(11年4月真题)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
  • B.存在就是被感知
  • C.物是感觉的集合
  • 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40

(10年10月真题)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是(  )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B.建设和谐社会
  • C.建设民主法治社会
  • D.建设共同富裕社会
41

垄断资本家制定垄断价格的根本目的在于(  )

  • A.创造更多的商品价值
  • B.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 C.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 D.实现其政治上的统治
43

生产力系统中独立的实体性因素是(  )

  • A.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 B.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
  • C.经济管理、分工协作、预测决策
  • D.教育、文化、卫生
44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叫做(  )

  • A.商品的社会价值
  • B.商品的个别价值
  • C.商品的生产价值
  • D.商品的劳动价值
45

资本主义社会中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

  • A.土地自然条件的好坏
  • B.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
  • C.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 D.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46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

  • A.绝对观念
  • B.客观实在
  • C.主观精神
  • D.“原初”物质
47

(11年10月真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是(  )

  • A.工人阶级
  • B.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
  • C.马克思主义政党
  • D.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