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仿真模拟试题(5)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7

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的基本内容的有(  )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C.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
  •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
9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形成的条件包括(  )

  • A.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 B.商业的发展
  • C.资本原始积累
  • D.大机器工业的出现
10

(10年10月真题)下列各项属于唯物主义基本形态的有(  )

  • A.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
  • B.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 C.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D.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1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基本经济条件是(  )

  • A.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 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 C.生产过剩
  • D.科学技术的发展
12

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有(  )

  • A.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 B.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 C.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 D.阶级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
13

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时间包括(  )

  • A.具体劳动时间
  • B.抽象劳动时间
  • C.必要劳动时间
  • D.剩余劳动时间
14

下列各项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的有(  )

  • A.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 B.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 C.社会关系因素
  • D.渗透性因素
15

空想社会主义者(  )

  • A.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 B.要求埋葬资本主义
  • C.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
  • D.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16

科学的人生理想之所以对人的现实活动具有重大指导和推动作用主要因为(  )

  • A.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
  • B.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
  • C.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 D.理想能提供精神满足
17

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的有(  )

  • A.二者具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 B.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 C.二者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 D.二者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
18

(12年4月真题)生产方式包括(  )

  •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 B.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两个方面
  •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
19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最根本的现象和典型特征是(  )

  • A.商品生产过剩
  • B.商品滞销
  • C.物价下跌
  • D.工人大量失业
20

社会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区别就在于(  )

  • A.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 B.是否具有相对独立性
  • C.是否是对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
  • D.是否是思想体系
21

(12年4月真题)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

  • A.无产阶级使自己上升为统治阶级
  •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 C.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无阶级社会
  •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2

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他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  )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 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 C.形而上学的观点
  •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24

(11年4月真题)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 B.理论联系实际
  • C.实事求是
  •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5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 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 C.相互依存的关系
  • D.相互作用的关系
26

实行半总统共和制的典型国家是

  • A.法国
  • B.德国
  • C.美国
  • D.意大利
27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

  • A.资产阶级专政
  • B.无产阶级专政
  • C.农民阶级专政
  •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联合专政
28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体形成于(  )

  • A.16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后
  • B.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
  •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29

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  )

  • A.决定性因素
  • B.可有可无的条件
  • C.必要条件
  • D.与社会发展无关的因素
30

(11年10月真题)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的融合形成(  )

  • A.万能垄断者
  • B.金融资本
  • C.国家垄断资本
  • D.金融寡头
31

(10年10月真题)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

  • 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 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 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
  • 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
32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 A.基本动力
  • B.最终动力
  • C.直接动力
  • D.惟一动力
33

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是(  )

  • A.生产力自身运动的规律决定的
  •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运动的规律决定的
  • C.价值规律决定的
  • D.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34

(12年4月真题)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

  • A.购买阶段
  • B.生产阶段
  • C.销售阶段
  • D.流通阶段
35

垄断组织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本质都是为了(  )

  • A.垄断先进技术
  • B.控制商品生产
  • C.操纵销售市场
  • D.获取高额利润
36

新事物之所以必然战胜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 A.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之后产生的
  •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
  • C.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内容
  • D.新事物较旧事物更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37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

  • A.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
  • 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 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 D.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决定的
38

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  )

  • A.产业资本
  • B.商业资本
  • C.借贷资本
  • D.可变资本
39

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

  • A.使用价值
  • B.价值
  • C.交换价值
  • D.剩余价值
40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  )

  • A.简单性、机械性、教条性、僵化性
  • B.片面性、直观性、表面性、庸俗性
  • C.片面性、不彻底性、抽象性、外在性
  • D.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41

(12年4月真题)亚当?斯密租大卫?李嘉图是(  )

  • A.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 C.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 D.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
42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 A.地理环境的优劣
  •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C.社会风气的好坏
  • D.人口增长的快慢
43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 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 C.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与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 D.能动的反映论与被动的反映论
44

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时(  )

  • A.既让渡其使用权又放弃所有权
  • B.只让渡其使用权没有放弃所有权
  • C.只放弃所有权没有让渡使用权
  • D.既不让渡使用权又不放弃所有权
45

私人垄断资本同资本主义国家相结合即是(  )

  • A.垄断资本主义
  • B.国家资本主义
  •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D.金融资本
46

认识的客体是(  )

  • A.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 B.人的主观创造物
  • C.整个物质世界
  • D.现代科学知识尚未达到的领域
47

垄断利润的产生说明(  )

  • A.垄断可以创造新价值
  • B.垄断能转移更多旧价值
  • C.价值规律不再起决定价值的作用
  • D.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