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临考押密试卷(3)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09年10月真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D.社会存在反作用于社会意识
9

在关于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

  • A.符合圣人之言的就是真理
  •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 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 D.对我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
10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

  • A.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 B.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 C.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 D.实践可以直接产生出科学理论
11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著作有(  )

  •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B.《哲学的贫困》
  • C.《德意志意识形态》
  • D.《共产党宣言》
12

下列各项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的有(  )

  • A.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的斗争
  • B.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C.人民内部的各种意见分歧
  • D.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议
13

在货币资本运动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调节,包括(  )

  • A.对利率的调节
  • B.对货币流通量的调节
  • C.对货币数量的调节
  • D.对货币面额的调节
14

资本主义商业利润(  )

  • A.实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 B.包括在商业资本家所经营商品的购买价格与销售价格的差额之中
  • C.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产业工人的关系
  • D.体现着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15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 B.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
  • C.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D.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16

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  )

  • A.权力机构
  • B.经营管理机构
  • C.监督机构
  • D.财务机构
17

(11年4月真题)下列各项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的有(  )

  •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 C.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
  • D.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18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

  • A.产业资本家
  • B.商业资本家
  • C.大土地所有者
  • D.金融寡头
19

商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  )

  • A.G—W…P…W—G
  • B.P…W—G·G—W…P
  • C.W…P…W—G·G—W
  • D.W—G·G—W…P…W
21

(11年10月真题)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

  • A.土地自然条件好坏
  • B.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
  • C.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 D.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22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

  •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人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23

(11年10月真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

  •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24

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

  • A.真相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 B.真相是确定的,假象是不确定的
  • C.真相是稳定的,假象是变动不居的
  • D.真相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25

关于劳动二重性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 B.具体劳动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 C.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不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 D.具体劳动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不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26

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  )

  • 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
  • B.股息和汇率
  • C.股息和存款利息率
  • D.存款利息率和贷款利息率
27

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  )

  • A.生产力
  • B.生产关系
  • C.生产方式
  • D.生产资料
28

(11年4月真题)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笫二次飞跃是(  )

  • A.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
  • 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 C.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
  • D.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
29

(10年10月真题)下列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只涉及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是(  )

  • A.劳动是人的本质
  • B.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 C.人的本质是人的全部属性的总和
  • D.人体的本质是人们的自然属性的总和
30

(10年10月真题)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

  • A.基本动力
  • B.最终动力
  • C.直接动力
  • D.惟一动力
31

(12年4月真题)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 B.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
  • 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 D.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
32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3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是(  )

  • A.阶级观点
  • B.群众观点
  • C.民主观点
  • D.法治观点
34

社会资本是(  )

  • A.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总和
  • 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总和
  • C.生产部门的资本和非生产部门资本的总和
  •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
35

在我国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

  • A.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联系
  •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的联系
  • 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联系
36

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是指(  )

  • 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
  • B.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 C.社会矛盾的加剧
  • D.国家管理经济的经验
37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

  •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
  • B.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 C.物质生产、政治制度、思想意识
  •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社会经济制度
38

(10年4月真题)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
  •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 D.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
39

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

  • A.自然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
  • B.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C.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19世纪的德国唯物主义
  • D.物理学的唯物主义、化学的唯物主义、生物学的唯物主义
40

在私有制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  )

  • A.都成为资本家
  • B.都成为雇佣工人
  • C.两极分化
  • D.彻底破产
41

利息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关系是(  )

  • 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
  • B.利息率高于平均利润率
  • C.利息率的最高界限是不能等于或高于平均利润率
  • D.利息率的最低界限是平均利润率
42

(10年4月真题)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

  • A.商品资本输出
  • B.借贷资本输出
  • C.生产资本输出
  • D.货币资本输出
44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

  • A.工人阶级民主
  • B.工农阶级民主
  • C.少数人的民主
  • D.人民当家作主
45

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

  •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 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
  • D.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46

以下可以体现矛盾双方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关系的是(  )

  • A.安与危
  • B.福与祸
  • C.先进与落后
  • D.生产中包含着消费的因素
47

(10年1O月真题)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 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