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其主要表现包括【】

  • A.出现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 B.劳资关系得到了一定的调整
  • C.出现了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D.经济运行机制有一定的改善
9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有【】

  • A.完全摆脱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 B.完全摆脱旧式分工的束缚
  • C.完全摆脱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 D.完全摆脱接受教育和训练的差别及限制
10

决定平均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 A.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 B.各部门资本的总量
  • C.各部门利润率的水平
  • D.各部门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重
12

商品的二因素包括【】

  • A.使用价值
  • B.超额剩余价值
  • C.剩余价值
  • D.价值
13

下列属于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有【】

  • A.一切为了群众
  • B.一切依靠群众
  • C.从群众中来
  • D.到群众中去
14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 C.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
  •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15

下列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有【】

  • A.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 B.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 C.否定是事物的全盘否定
  • D.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18

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 A.社会主义社会
  • B.共产主义社会
  • C.资本主义社会
  • D.信息社会
19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 D.实现共产主义
20

在国际共运史上,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 A.马克思、恩格斯
  • B.列宁
  • C.斯大林
  • D.毛泽东
21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

  • A.按生产要素分配
  • B.按资分配
  • C.按劳分配
  • D.按需分配
22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资本主要形式发展变化的顺序大体是【】

  • A.商业资本输出-借贷资本输出-产业资本输出
  • B.借贷资本输出-商业资本输出-产业资本输出
  • C.产业资本输出-商业资本输出-借贷资本输出
  • D.商业资本输出-产业资本输出-借贷资本输出
23

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善的社会经济基础,这是指【】

  • A.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壮大
  • B.社会化大生产的全面发展
  • C.社会基本矛盾的加剧
  • D.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的出现
24

垄断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 A.社会分工的发展
  • B.商业生产者的分化
  • C.市场机制的完善
  • 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
25

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

  • A.股份公司的股息
  • B.股份公司的利润
  • C.银行利息率
  • D.平均利润率
26

因地理位置较好而缴纳的地租属于【】

  • A.级差地租I
  • B.级差地租II
  • C.绝对地租
  • D.垄断地租
27

资本主义经济中部门内部竞争形成【】

  • A.商品的生产价格
  • B.商品的市场价格
  • C.商品的社会价值
  • D.商品的个别价值
28

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

  • A.流通资本
  • B.商品资本
  • C.货币资本
  • D.生产资本
29

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工人的【】

  • A.具体劳动
  • B.必要劳动
  • C.个别劳动
  • D.剩余劳动
30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 B.三权分立制度
  • C.国家制度
  • D.选举制度
31

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
  • B.生产阶段
  • C.销售阶段
  • D.流通阶段
32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B.必要劳动时间
  • C.个别劳动时间
  • D.剩余劳动时间
3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形成的条件是【】

  • A.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 B.技术进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 C.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公有制
  • D.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34

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 A.政治关系
  • B.经济关系
  • C.交往关系
  • D.思想关系
35

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生产工具
  • B.管理手段
  • C.劳动对象
  • D.科学技术
36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种观点属于【】

  • A.历史唯心主义
  • B.历史唯物主义
  • C.机械决定论
  • D.唯意志论
37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 A.概念、判断、推理
  • B.感觉、知觉、表象
  • C.抽象、具体、再抽象
  • D.分析、归纳、综合
38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 A.多数人拥护
  • B.权威认可
  • C.方便实用
  • D.社会实践
39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体对客体的被动反映
  •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C.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
  • D.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
40

拒腐防变就要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 B.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 C.多种原因引起一个结果
  •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说明【】

  • A.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获得知识
  • B.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来自于直接经验
  • C.间接经验获得的知识要用实践去检验和发展
  • D.学习间接经验是得不到可靠知识的
42

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作为其实质和核心的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 B.普遍联系的观点
  • C.质量互变规律
  • D.辩证否定的观点
43

既肯定物质的绝对运动又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这是一种【】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 B.折衷主义观点
  •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 D.相对主义观点
44

与时俱进是【】

  •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 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 C.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 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
45

对“世界的本质是什么”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形成的这些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 D.先验论和反映论
46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 A.古希腊罗马哲学
  • B.英国近代哲学
  • C.法国百科全书派哲学
  • D.德国古典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