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0370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8

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
  • B.实行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 C.建立完全纯粹的公有制经济
  • D.实行严格管控的计划经济
10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 A.按劳分配
  • B.按需分配
  • C.平均分配
  • D.定量分配
11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公开面世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共产主义原理》
  • B.《共产党宣言》
  • C.《哥达纲领批判》
  • D.《国家与革命》
12

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

  •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 C.被统治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 D.统治阶级的压迫决定的
13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是()。

  • A.为一个更高级的生产形式创造物质条件
  • B.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
  • C.实现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全球化
  • D.不断发展社会的民主与法制
14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是指()。

  • A.资本主义国家中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资本
  • B.资本主义国家金融领域中流通的所有资本的总和
  • C.资本主义国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的总和
  • 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
15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

  • A.实现充分就业
  • B.稳定币值、汇率和物价
  • C.促进市场总供需平衡
  • D.推动经济发展与增长
16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 B.法律制度
  • C.国家制度
  • D.选举制度
17

垄断资本主义社会大体可分为()。

  • A.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 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 D.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18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使用价值
  • B.剩余价值
  • C.价值
  • D.交换价值
19

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 A.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 B.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 D.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
20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人的道德品性
  • B.人的经济地位
  • C.人的价值追求
  • 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1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 C.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2

阶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首先是一个()。

  • A.经济范畴
  • B.政治范畴
  • C.文化范畴
  • D.交往范畴
23

在生产关系的诸要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产品的分配方式
  •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 C.产品的交换方式
  •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24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这句话强调的是()。

  • A.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
  • B.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
  • C.社会存在根源于社会意识
  •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6

在真理标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是要承认实践标准()。

  • A.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
  • B.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 C.既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
  • D.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27

能动反映论区别于机械反映论的根本标志是()。

  • A.肯定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存在
  • B.认为认识过程是纯粹的观念创造
  • C.肯定思维对存在的决定作用
  • D.认为认识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
28

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这表明()。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
  • B.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
  • 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性
  •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9

“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这句话说明()。

  • A.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 C.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 D.理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感性认识
3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 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 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 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
  • 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两个,一个是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 A.发展的观点
  • B.对立统一的观点
  • C.实践的观点
  • D.辩证否定的观点
32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承认()。

  • A.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 B.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 D.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