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0370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9

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 A.社会主义社会
  • B.共产主义社会
  • C.资本主义社会
  • D.信息网络社会
10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

  • A.消除两极分化
  • B.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 C.实现共产主义
  •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1

在对外经济侵略中,新殖民主义不同于老殖民主义的手法是()。

  • A.高价出售工业产品
  • B.低价收购原料和初级产品
  • C.向外输出“过剩资本”获取高额海外利润
  • D.打着“援助”旗号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
12

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

  • 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 B.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
  • C.无产阶级的意愿决定的
  • D.资产阶级的行为决定的
13

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法国的圣西门
  • B.法国的傳立叶
  • C.英国的欧文
  • D.德国的黑格尔
15

资本主义国家向某个濒临破产的私人企业注入一定量的国有资本,使之能继续生存下去,此时这个企业的性质属于()。

  • A.资本主义国有经济
  • B.资本主义私有经济
  • C.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 D.资本主义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16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

  •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 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7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

  • A.政党制度
  • B.选举制度
  • C.国家制度
  • D.文官制度
18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数量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 A.有机构成
  • B.价值构成
  • C.技术构成
  • D.数量构成
19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 B.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 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 D.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21

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 A.使用文字符号
  • B.制造使用工具
  • C.具有自我意识
  • D.具有宗教信仰
22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 A.唯一形式
  • B.基本形式
  • C.辅助形式
  • D.补充形式
23

下列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 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 D.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与追求,其中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D.厚德、包容、求是、创新
25

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是()。

  • A.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 B.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
  • 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
  • D.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
2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认识,归根到底是为了()。

  • A.把提事物现象
  • B.揭示事物本质
  • C.追求自我实现
  • D.改造客观世界
27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是()。

  •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B.感性认识可以自动上升到理性认识
  • 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 D.理性认识可以自动回归到感性认识
28

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

  •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 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29

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

  • 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 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
  • 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 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
30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事物的内部矛盾
  • B.事物的特殊矛盾
  • C.事物的外部矛盾
  • D.事物的主要矛盾
31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这是一种()。

  • A.诡辩论的观点
  •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 C.实用主义的观点
  • D.形而上学的观点
32

理论联系实际是()。

  • A.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
  • 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
  • C.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 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33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 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 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
  • 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
  • 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