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阅读狄更斯《奥利弗·退斯特》片段。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要求:围绕所给材料和提示进行综合分析,写一篇完整的短文。观点《鲜明,分析具体,条理清楚,书写整洁。男童们吃饭的地方是一座石墙大厅,大厅尽头放着一口锅;开饭时,一位大师傅系上围裙,由一两个女的做助手,用长柄勺子从锅里舀稀粥。每一男童可以领到一小碗这样的佳肴,没有更多的了,除非逢到盛大的节日,那时才外加二又四分之一英两的面包。粥碗从来不需要洗。孩子们总是用汤匙把碗刮到恢复锃光瓦亮为止。刮完了以后(这件事照例花不了很多时间,因为汤匙同碗的大小差不多),他们坐在那里,眼巴巴地望着粥锅,恨不得把砌锅灶的砖头也吞下去,同时十分卖力地吮自己的指头,指望发现偶然溅在那上面的粥嘎巴儿。男孩子通常胃口都很好。奥利弗·退斯特和他的伙伴们忍受了三个月这种慢性饥俄的折磨,最后实在被俄火烧得快发疯了。有一名个子长得比年龄大、没有过惯这种日子的男童(他父亲开过一家小饭馆),阴郁地向他的伙伴们暗示,除非每天再给他一碗粥,否则难保某一天夜里他不会把睡在他旁边的一个幼弱孩童吃掉。他说时目露凶光,饿相吓人,大家都深信不疑。孩子们经过磋商,用抽签的办法决定由一个人在当天晚餐后去向大师傅要求添粥。中签的是奥利弗·退斯特。到了傍晚时分,孩子们纷纷就座。大师傅系着厨子的围裙在锅旁一站,充当助手的贫妇站在他后面;粥都分到了,毫不费时的食事之前冗长的感恩祷告也做了。碗里的粥已一扫而光,孩子们开始交头接耳,向奥利弗挤眉弄眼;离他最近的就用胳膊肘碰碰他。他虽是个孩子,却已被饥俄和痛苦逼得不顾一切,铤而走险。他从饭桌旁站起来,拿着碗和汤匙走到大师傅跟前,对于自己这样胆大妄为自己也有些吃惊地说:“对不起,先生,我还要。”大师傅是个健壮的胖子,可是他竟顿时面色煞白,呆若木鸡。他向这个造反的小家伙凝视半晌,然后倚在锅灶上,靠它支住身子。那几名助手由于惊愕,孩子们则由于紧张,一个个都不能动弹。“什么?!”大师傅终于开口,声音相当微弱。“对不起,先生,”奥利弗重复了一遍,“我还要。”大师傅用长柄勺子对准奥利弗的脑袋猛击一下,抓住他的胳膊,尖声高呼,把干事叫来。理事们正在隆重举行一次秘密会议,忽然班布尔先生气急败坏地闯进会议室,向坐在高椅里的绅士报告:“林金斯先生,请原谅,奥利弗·退斯特还要。”在座的人个个大吃一惊。每二张脸上都现出骇愕的表情。“还要?!”林金斯先生说道。“班布尔,你定一定神,毫不含糊地回答我的问题。我是否应该这样理解:他吃了按定量发给他的晚餐还要添?”“他还要添,先生,”班布尔答道。“那小鬼将来准上绞架,”穿白背心的绅士说。“我知道那小鬼将来准上绞架。”没有人反驳这位绅士的预言。接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奥利弗立刻被禁闭起来;第二天早晨,大门外面贴出一张告示:任何人要是愿意解除教区的负担,把奥利弗·退斯特领走,可得酬金五镑。换句话说,任何男人或女人,如果需要一名学徒从事任何手艺、任何买卖或行业,都可以来领五英镑和奥利弗·退斯特。奥利弗·退斯特在贫民习艺所的遭遇揭露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8

属于泰戈尔创作的作品有()。

  • A.《摩诃摩耶》
  • B.《两亩地》
  • C.《吉檀迦利》
  • D.《沉船》
  • E.《鸠摩罗出世》
9

但丁《神曲》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 A.《地狱篇》
  • B.《新生篇》
  • C.《炼狱篇》
  • D.《天堂篇》
  • E.《人间篇》
10

诗剧《浮士德》中,主人公浮士德人生追求阶段有()。

  • A.知识追求
  • B.爱情追求
  • C.政治追求
  • D.古典美追求
  • E.事业追求
11

属于19世纪英国“湖畔派”诗人的有()。

  • A.华兹华斯
  • B.柯尔律治
  • C.济慈
  • D.拜伦
  • E.骚塞
12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

  • A.《哈姆莱特》
  • B.《罗密欧与朱丽叶》
  • C.《奥赛罗》
  • D.《李尔王》
  • E.《麦克白》
14

日本“新感觉派”文学运动的发起者是()。

  • A.山上忆良
  • B.三岛由纪夫
  • C.渡边淳一
  • D.川端康成
16

既是犹太教的经典,也是古代希伯来人的文化典籍汇编的是()。

  • A.《古兰经》
  • B.《新约》
  • C.《旧约》
  • D.《亡灵书》
19

台词“他人即地狱”出自()。

  • A.马尔克斯
  • B.萨特
  • C.加缪
  • D.波伏瓦
21

反映了人们对战争的痛恨,表现出浓重迷惘情绪,被认为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是海明威的小说()。

  • A.《丧钟为谁而鸣》
  • B.《在我们的时代》
  • C.《第五纵队》
  • D.《永别了,武器》
22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被称为()。

  • A.生命三部曲
  • B.孤独三部曲
  • C.欲望三部曲
  • D.帝国三部曲
24

乔伊斯模仿古希腊史诗《奥德赛》的结构创作的长篇意识流小说是()。

  • A.《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 B.《都柏林人》
  • C.《芬尼根守夜人》
  • D.《尤利西斯》
26

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包括《童年》、《在人间》和()。

  • A.《我的大学》
  • B.《忏悔》
  • C.《马卡尔·楚德拉》
  • D.《母亲》
27

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他的成名作是以普法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

  • A.《羊脂球》
  • B.《两个朋友》
  • C.《一家人》
  • D.《米龙老爹》
28

易卜生早期历史剧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多取材于古代挪威的英雄传说和历史,代表作品有()。

  • A.《社会支柱》
  • B.《海上夫人》
  • C.《觊觎王位的人》
  • D.《青年同盟》
30

狄更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表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历史小说是()。

  • A.《艰难时事》
  • B.《双城记》
  • C.《小杜丽》
  • D.《荒凉山庄》
31

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是()。

  • A.巴尔扎
  • B.梅里美
  • C.福楼拜
  • D.司汤达
32

《草叶集》是美国诗人惠特曼的重要代表作,题名中的“草叶”象征()。

  • A.平凡而旺盛的生命力量
  • B.繁盛的大自然
  • C.强烈的自我意识
  • D.崇高的爱国精神
33

俄国文学中第一部描写小人物的作品是普希金的短篇小说()。

  • A.《青铜骑士》
  • B.《驿站长》
  • C.《上尉的女儿》
  • D.《黑桃皇后》
34

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最终胜利的作品是雨果的戏剧()。

  • A.《欧那尼》
  • B.《九三年》
  • C.《悲惨世界》
  • D.《巴黎圣母院》
35

济慈《秋颂》中“呵,春日的歌哪里去了?”的下句是()。

  • A.篱下的蟋蟀在歌唱,在园中红胸的知更鸟就群起呼哨
  • B.这时呵,河柳下的一群小飞虫就同奏哀音,它们忽而飞髙,忽而下落,随着微风的起灭
  • C.但不要想这些吧,你也有你的音乐
  • D.而群羊在山圈里高声咩叫;丛飞的燕子在天空呢喃不歇
36

在莫里哀喜剧中,与《悭吝人》齐名的作品是()。

  • A.《伪君子》
  • B.《没病找病》
  • C.《太太学堂》
  • D.《司卡班的诡计》
37

被誉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史上里程碑的作品是()。

  • A.《丁登寺》
  • B.《古舟子咏》
  • C.《克伦威尔》
  • D.《抒情歌谣集》
39

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被称赞为“戏剧艺术的荷马”的是()。

  • A.索福克勒斯
  • B.阿里斯托芬
  • C.欧里庇得斯
  • D.埃斯库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