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及答案0053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阅读莫洛的《珍珠与蚌》,结合作品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评论文章。

要求:

(1)简要阐述作品的主题思想。

(2)简要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观点鲜明、分析细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书写整洁。

(附莫洛《珍珠与蚌》原文)

珍珠与蚌莫洛一颗珍珠!它原来就是一粒砂,—一你是知道的。一粒砂,只不过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它掉入蚌壳里;它不知道自己的棱角,自己的坚硬。可是却给蚌带来了痛苦,一一你可以想象:一片灰屑飞进你的眼睛,你会有着如何的一种感觉。一—于是蚌要挤出它,或者消灭它;然而它没有被挤出,也不会消灭,它钉在毕壳里面,永远给蚌以痛苦。于是在无可奈何之中,蚌以它的唇,以它的肌肉,磨它,舐它,卷动拭搭它,而且也以唾沫洗它,浸它,润滑它。大海的时间在浪涛的呼啸中过去??

悠长的时间过去了,砂没有离开蚌,却改变了:它变成圆润,光滑,坚硬,半透明,泛着淡淡的暗光,一种永恒不变的光泽。哦,一颗珍珠完成了。一颗珍珠?不,它本质上是一粒砂;但它却已成为一颗不变色泽的珍珠了。是永恒的光泽,不变的光泽;但它有着它自己的砂的土色,只不过它会闪柔和而美丽的光,闪朴素而真实的光。但它已有永久的价值了。请你记取:从一粒砂到一颗珍殊的过程。可是你也会这样想着吧:砂,它并不是立意要变成一颗珍珠,所以它才向蚪的怀里投入,把生命的光辉求助于妹;它在投入蚌亮之前和之后都没有想到,然而却于无意中给了它以成为珍珠的机缘了。

你也会这样想着吧:蚌,它并非有心要制造一颗珍珠,它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惊人的天才;也并非愿意和痛苦作伴,它坚执的生命却一心想排除痛苦,排除给它以不要的刺激的砂粒;然而在斗争的过程中,它却连自己也难以置信:一颗世间罕异的珍珠已由它完成了!采珠的人将殊采去,将蚌壳搁弃在海滩上;蚌虽死,衰心却是得到安慰了。

然而你会知道:世界上,砂多,珍珠是很少的;浅海中,许多蚌都因时间给它的表老而腐烂了肉;而完成珍殊的毕却是不多的。于是我想起你来了。我说;让你的生命的愿坚执她舐咀着痛苦,你来完成珍珠一样的人生,永恒的光泽。……

我说了珍珠和蚌,但我希望你接着就能想到:人,时代和生命的真实。

(原载《文艺复兴》 1946年6月1日第1卷第5期)

6

小说《围城》中,“围城”的象征意义有 【】

  • A.战斗中被包围的城市
  • B.战术中的策略
  • C.人生的婚姻
  • D.人生的处境
  • E.人类的生存困境
8

歌剧《白毛女》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有【】

  • A.杨白劳
  • B.黄世仁
  • C.穆仁智
  • D.喜儿
  • E.张仪
9

散文《言志篇》中所举“个人理想的愿望”有【】

  • A.“我要一间自己的书房,可以安心工作。 ”
  • B.“我要几套不是名士派但亦不甚时髦的长褂,及两双称脚的旧鞋子。 ”
  • C.“我要一个可以依然故我不必拘牵的家庭。 ”
  • D.“我要院中几棵竹树,几棵梅花。 ”
  • E.“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
11

下列表述中,对诗歌《再别康桥》的艺术特征理解正确的有【】

  • A.意象明丽,语言温婉柔美
  • B.善于运用反讽手法
  • C.诗行整齐,语调回环往复
  • D.直抒胸臆,情感激越
  • E.诗歌充满音乐美
12

小说《阿 Q正传》中,阿 Q的“精神胜利法”的内涵有【】

  • A.正视现实
  • B.盲目自尊
  • C.自轻自贱
  • D.欺软怕硬
  • E.自欺欺人
13

“全人类的热情汇合交融 /在痛苦的挣扎里守候 /一个共同的黎明”,这些诗句出自

  • A.《我爱这土地》
  • B.《泥土》
  • C.《力的前奏》
  • D.《采莲曲》
14

把自然风光与人物美好心灵融为一体,使之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是【】

  • A.《荷花淀》
  • B.《蜗牛在荆棘上》
  • C.《山峡中》
  • D.《春桃》
16

小说《菉竹山房》中二姑姑的情感悲剧是【】

  • A.嫁给相爱者的灵牌,在孤寂中老去
  • B.不知情的乱伦之恋导致同归于尽
  • C.不能嫁给相爱者而抑郁致死
  • D.与亡夫弟弟的婚礼不被家人认可而痛苦万分
18

对诗歌《死水》赏析正确的是【】

  • A.用字富于色彩感,写出了“罗绮” 、“绿酒”、“翡翠”的美丽
  • B.全诗韵律和谐,一韵到底
  • C.表达的是战争带给人的苦难
  • D.以死水比喻那个完全丧失了生命力的现实社会
19

小说《骆驼祥子》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是【】

  • A.祥子与曹先生的交往始末
  • B.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
  • C.祥子与车行老板的矛盾冲突
  • D.祥子与虎妞、小福子的爱情纠葛
21

小说《春蚕》叙述的老通宝家的故事是【】

  • A.春蚕丰收却破了产
  • B.春蚕丰收家景好转
  • C.春蚕欠收而破了产
  • D.春蚕欠收家破人亡
22

诗歌《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歌颂的内容是【】

  • A.黄河的地理意义、历史贡献和精神象征
  • B.黄河的神话传说、风土人情和启蒙作用
  • C.黄河的民间传说、历史贡献和精神象征
  • D.黄河的地理意义、风土人情和神话传说
23

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 A.肖像描写
  • B.心理描写
  • C.语言描写
  • D.环境描写
24

小说《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性格特点是【】

  • A.美丽聪明,活泼开朗
  • B.聪明美丽,内向孤做
  • C.聪明好学,大胆泼辣
  • D.大说大笑,不修边幅
25

对诗歌《大堰河— -我的保姆》理解正确的是【】

  • A.大堰河虽然在贫困中死去,但是她的丈夫和儿子们却在“我”的照顾下生活得不错
  • B.用大量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大堰河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 C.以生动的画面表现了抽象观念,体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 D.在明丽的画面中寄寓着诗人对自然、童真和母爱的向往之情
26

散文《雨前》主要的艺术特征是【】

  • A.旁征博引,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 B.语言通俗,口语化色彩浓厚
  • C.善于制造悬念,构思精巧
  • D.营造多种意象,擅长象征的运用
27

“控诉了那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那个一天天烂下去的使善良人受苦的制度”的作品是【】

  • A.钱钟书的《围城》
  • B.茅盾的《子夜》
  • C.老舍的《断魂枪》
  • D.巴金的《寒夜》
28

下列诗人中,被称为“汉园三诗人”的是【】

  • A.李广田、卡之琳、何其芳
  • B.李广田、臧克家、何其芳
  • C.卡之琳、艾青、何其芳
  • D.艾青、臧克家、郭沫若
29

杂文《春末闲谈》的结尾处引用陶潜的诗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所表达的意思是【】

  • A.对人民的力量与反抗精神抱有信心
  • B.对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
  • C.对甘于淡泊品格的赞赏
  • D.对刑天自不量力的讽刺
30

诗歌《给战斗者》的文体形式是【】

  • A.短行体
  • B.小诗体
  • C.格律体
  • D.十四行体
31

小说《小二黑结婚》中,与小二黑自由恋爱的女性是【】

  • A.曹七巧的女儿长安
  • B.王老大的女儿阿毛
  • C.三仙姑的女儿小芹
  • D.老头子的女儿野猫子
32

散文《追悼志摩》引用书信以阐明徐志摩的人生信仰,这些书信的作者是【】

  • A.徐志摩、胡适
  • B.胡适、梁启超
  • C.朱湘、冯至
  • D.徐志摩、梁启超
33

诗歌《婴儿》中“婴儿”象征的是【】

  • A.理想
  • B.时代
  • C.命运
  • D.现实
35

散文《囚绿记》表现了“绿”的“囚”与“释”的对立,借此抒发的人生感悟是【】

  • A.对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的谴责
  • B.对劳动者的崇高敬意
  • C.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的追求
  • D.对现代人浮躁生活状态的鄙夷
36

散文《死火》中,“我”与“死火”的对话探讨的问题是【】

  • A.灵与肉的分裂
  • B.自由恋爱与封建礼教的矛盾
  • C.生与死以及生存价值
  • D.个人与集体的融合
37

散文《吃瓜子》的语言特色是【 】

  • A.多用口语和白描
  • B.幽默诙谐
  • C.善用典故
  • D.词藻华丽,节奏明快
38

话剧《风雪夜归人》叙述的故事是【 】

  • A.魏莲生在玉春的感召和点化下突破人生虚华并与之相恋
  • B.玉春在魏莲生的感召和点化下突破人生虚华并与之相恋
  • C.李蓉生在玉春的感召和点化下突破人生虚华并与之相恋
  • D.李蓉生在马大婶的感召和点化下突破人生虚华并与之相恋
39

散文《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重申并拥护的核心思想是【】

  • A.自由和民主
  • B.人道和博爱
  • C.民主和科学
  • D.科学和自由
41

话剧《雷雨》中彼此交织的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 】

  • A.周朴园和繁漪的冲突是明线,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是暗线
  • B.周萍和繁漪的冲突是明线,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是暗线
  • C.周补园和繁漪的冲突是明线,鲁贵和鲁侍萍的关系是暗线
  • D.周萍和繁漪的冲突是明线,四凤和蔡漪的关系是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