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平安险
- B.外汇险
- C.征收险
- D.战争险
- E.水渍险
- A.见索即付保函
- B.备用信用证
- C.让与担保
- D.抵押
- E.保证
- A.发行人
- B.投资者
- C.存托银行
- D.牵头行
- E.保管银行
- A.专利技术
- B.技术秘密
- C.大宗货物
- D.商标权
- E.计算机软件
- A.出票
- B.背书
- C.承兑
- D.支付
- E.追索
- A.《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 B.《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工业》
- C.《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者的国际公约》
- D.《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 E.《集成电路知识产权公约》
- A.法人的依法注册成立地
- B.法人的实际管理和控制中心所在地
- C.法人的股东所在地
- D.法人的主要经营活动地
- E.法人的总机构所在地
- A.国际经济法的主体仅包括国家和国际组织
- B.国际经济法的主体不仅包括国家、国际组织,还包裹自然人和法人
- C.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对象限于国家和国际组织相互间的经济关系
- D.国际经济法的渊源包括经济方面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 E.各国国内涉外经济方面的法规也是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 A.FAS
- B.FOB
- C.CIF
- D.CIP
- E.FCA
- A.资本股权和财务税收有关联就属于关联企业
- B.对收入来源国来说,把跨国纳税人判定为同国外企业税收有关联后,就可以行使税收管辖权,对其国外收入征税
- C.资本弱化是关联企业之间用以避税的主要手段
- D.关联企业间的避税行为不违法,但需要加以规制
- A.对居民纳税人就其来源于该国境内的所得征税
- B.对居民纳税人就其来源于该国境外的所得征税
- C.对在本国有税收居所的纳税人征税
- D.对非居民纳税人征税
- 18
-
假定甲国一居民公司在纳税年度共有所得 100万元,其中来源于甲国的有80万元,来源于乙国的有 20万元,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 25%和20%,在扣除法下, 甲国应就该笔所得征收所得税为()
- A.25万
- B.24万
- C.21万
- D.20万
- A.该现象是国际重复征税
- B.该现象的根源是国家间的管辖权冲突
- C.该现象主要发生在公司和股东之间
- D.该现象也可能发生在两个自然人之间
- A.信用证
- B.特别提款权
- C.金法郎
- D.埃居
- A.巴塞尔委员会
- B.国际清算银行
-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D.国际证监会组织
- A.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部际联席会议
- B.国务院
- C.发改委
- D.商务部
- A.协议双方都是主权国家
- B.特许协议是国内法契约
- C.国家对其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
- D.特许协议有时间和地域限制
- A.《TRIMS协议》
- B.《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 C.《GATS》
- D.《GATT》
- A.技术不享有专利权
- B.价格不合理
- C.当事人地位不平等
- D.危害社会公共利益
- A.被许可方有权聘用库俄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 B.被许可方应承担引进技术生产产品造成的产品责任
- C.被许可方在技术许可合同有效期内容不得向第三方购买同类技术
- D.必备许可方应向许可方按时支付合同价款
- A.5年
- B.7年
- C.10年
- D.20年
- A.诉讼
- B.商事仲裁
- C.调解
- D.行政复议
- A.自然人流动
- B.跨境交付
- C.境外消费
- D.商业存在
- A.拒收险
- B.平安险
- C.战争险
- D.罢工险
- A.100英镑
- B.1000欧元
- C.1000金法郎
- D.835特别提款权
- A.目的港船上
- B.目的港码头
- C.装运港码头
- D.装运港船上
- A.即期信用证
- B.议付信用证
- C.承兑信用证
- D.迟期信用证
- A.一般许可制
- B.注册许可制
- C.特别许可制
- D.相互承认制
- A.托收
- B.汇付
- C.信用证
- D.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