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牵连犯的特征。
- 5
-
减刑的适用条件。
- 10
-
故意伤害罪
- 11
-
犯罪中止
- 12
-
缓刑
- 13
-
特别刑法
- A.侵犯通信自由罪
- B.诬告陷害罪
- C.非法剥夺公民宗教自由罪
- D.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
- E.报复陷害罪
- 15
-
共同犯罪的形式包括
- A.任意共同犯罪与必要共同犯罪
- B.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与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 C.简单共同犯罪与复杂共同犯罪
- D.一般共同犯罪与特殊共同犯罪
- E.故意共同犯罪与过失共同犯罪
- A.适用机关不同
- B.适用对象不同
- C.适用根据不同
- D.严厉程度不同
- E.确立机关不同
- A.保护管辖原则
- B.普遍管辖原则
- C.属地管辖原则
- D.属人管辖原则
- 18
-
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包括
- A.对象错误
- B.打击错误
- C.因果关系错误
- D.客体错误
- E.法律认识错误
- A.保护范围的广泛性
- B.保护范围的不完整性
- C.补充性
- D.严厉性
- E.对其他部门法的保障性
- 20
-
暴力取证罪的行为对象是
- A.证人
- B.犯罪嫌疑人
- C.被告人
- D.在押人员
- A.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 B.应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 C.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 D.是牵连犯,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 B.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 C.浮动法定刑
- D.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 A.应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 B.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 C.应以侵占罪定罪处罚
- D.应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定罪处罚
- 24
-
倒卖文物罪中的文物是指
- A.国家珍贵文物
- B.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
- C.国家级文物
- D.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文物
- A.应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 B.应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 C.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
- D.应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 26
-
走私文物罪中的文物是指
- A.国家禁止出土的文物
- B.国家珍贵文物
- C.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
- D.二级以上文物
- A.应以受贿论处
- B.应以贪污论处
- C.应以索贿论处
- D.应以滥用职权论处
- A.一般主体
- B.空勤人员
- C.地勤人员
- D.航空人员
- A.军人
- B.一般单位
- C.国家工作人员
- D.除军人以外的一般自然人
- A.惩罚犯罪
- B.改造罪犯
- C.预防犯罪
- D. 消灭犯罪
- A.自由保障机能
- B.维护社会秩序的机能
- C.惩罚犯罪的机能
- D.保卫国家的机能
- A.是否着手实施犯罪
- B.是否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
- C.是否完成犯罪
- D.是否具有犯罪的故意
- 33
-
在我国适用面最广的主刑是
- A.无期徒刑
- B.罚金
- C.有期徒刑
- D.死刑
- A.1959年
- B.1975年
- C.2009年
- D.2015年
- A.犯罪客体
- B.一般客体
- C.同类客体
- D.直接客体
- A.犯罪预备
- B.犯罪中止
- C.犯罪未遂
- D.犯罪既遂
- A.主犯
- B.间接正犯
- C.教唆犯
- D.组织犯
- A.自然法思想
- B.三权分立学说
- C.心理强制学说
- D.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