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
商品的供给
- 11
-
事后预测
- 12
-
行情预测
- 13
-
批发价格指数
- 14
-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 A.计算4期移动平均值
- B.一次差
- C.逐期增长率
- D.年率
- E.与上一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
- A.定性预测是一种主观判断
- B.它基本上不借助计量工具对所观察事物进行计量分析
- C.可以充分发挥预测者的经验、技术、灵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未来的远见卓识
- D.需要的历史资料较少
- E.对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要求不高
- A.价格预测
- B.需求预测
- C.供给预测
- D.趋势预测
- E.竞争预测
- A.供给
- B.经济水平
- C.需求
- D.生产技术
- E.其它
- A.失业者
- B.平均失业周
- C.失业人数
- D.失业率
- E.平均工作周
- A.创新论
- B.合理预期学派
- C.消费不足论
- D.货币主义
- E.纯货币论
- A.按部门分类
- B.按市场分类
- C.按行业分类
- D.按性质分类
- E.按重要性分类
- A.长期趋势
- B.季节波动
- C.偶然波动
- D.商业循环
- E.周期性波动
- A.国际合作的加强
- B.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
- C.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 D.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 E.西方经济大国间的经济政策协调
- A.指数平滑模型
- B.移动平均模型
- C.回归趋势模型
- D.指数曲线方程
- A.生产逐渐回升
- B.固定资本投资逐渐增加
- C.商品存货增加
- D.失业人数逐渐减少
- E.就业人数逐渐增加
- A.100
- B.400%
- C.100%
- D.400
- A.确定预测目标
- B.设计调查表
- C.第一轮征询
- D.选择专家
- A.过低
- B.较高
- C.较低
- D.过高
- A.名义汇率
- B.固定汇率
- C.实际汇率
- D.管理汇率
- 30
-
商品供给的基础是( )
- A.生产
- B.消费
- C.价格
- D.用途
- A.正比,反比
- B.反比,反比
- C.反比,正比
- D.正比,正比
- A.3
- B.1.5
- C.1.7
- D.0.43
- A.政治因素
- B.心理因素
- C.投机因素
- D.经济因素
- A.缩短,缩短
- B.延长,缩短
- C.缩短,延长
- D.延长,延长
- 35
-
平均失业周数是( )
- A.领先指标
- B.同步指标
- C.落后指标
- D.重合指标
- A.国民收入
- B.国民生产净值
- C.国内生产总值
-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 A.停滞
- B.增长缓慢
- C.下降趋势
- D.以上皆有可能
- A.生产法
- B.收入法
- C.成本法
- D.支出法
- A.同步指标
- B.滞后指标
- C.领先指标
- D.落后指标
- A.消费倾向
- B.灵活偏好
- C.资本的边际效率
- D.总需求不足
- A.6次
- B.4次
- C.8次
- D.7次
- A.是否趋于缩短
- B.是否具有规律性
- C.是否固定不变
- D.是否波动
- A.美国
- B.日本
- C.意大利
- D.德国
- 44
-
危机的典型特征是( )
- A.工厂倒闭
- B.失业增加
- C.商品滞销
- D.生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