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资产净利润率
- B.权益乘数
- C.销售收入
- D.销售净利润率
- E.资产周转率
- A.从股东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越高越好
- B.从股东角度看,当资产净利率高于负债利息时,资产负债率越高越好
- C.它是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的一项指标
- D.从债权人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越大越好
- E.从债权人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越小越好
- A.出租的设备由承租企业提出购买要求
- B.由承租企业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和保险
- C.由租赁公司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和保险
- D.租赁期较长,在租赁期间双方无权取消合同
- E.租赁期满,通常采用企业留购办法处理设备
- A.商业折扣
- B.现金折扣
- C.收账政策
- D.信用期限
- E.信用标准
- A.购买原材料
- B.支付工资
- C.缴纳税款
- D.偿付到期债务
- E.购买有价证券
- A.资产负债表
- B.现金流量表
- C.利润分配表
- D.投入产出表
- E.国际收支平衡表
- A.决策成败影响深远
- B.资金循环与生产经营周期具有一致性
- C.投资数额大
- D.投资的回收具有分散性
- E.投资回收期长
- A.发行股票
- B.商业信用
- C.融资租赁
- D.银行借款
- E.企业内部积累
- A.调出固定资产,要参加办理移交
- B.调出固定资产,无需参加办理移交
- C.新增固定资产,要参加验收.
- D.报废固定资产,要参加鉴定清理
- E.清查固定资产,要到现场查点实物
- A.60000元
- B.30000元
- C.40000元
- D.50000元
- A.等于100%
- B.大于100%
- C.小于100%
- D.不确定
- A.建立企业资本金制度
- B.建立成本开支范围制度
- C.建立利润分配制度
- D.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
- E.资金控制制度
- A.全部可比产品的总成本计划、全部不可比产品的总成本计划和期间费用预算
- 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全部产品成本计划和期间费用预算
- C.各主要可比产品总成本计划、全部不可比产品总成本计划和期间费用预算
- D.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各主要可比产品总成本计划和全部不可比产品成本计划
- A.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
- B.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
- C.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 D.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 A.消耗定额费用控制
- B.消耗定额
- C.计划指标
- D.制度控制
- A.它与产品功能成正比,与产品成本成正比
- B.它与产品功能成反比,与产品成本成反比
- C.它与产品功能成正比,与产品成本成反比
- D.它与产品功能成反比,与产品成本成正比
- A.主要产品单位成本
- B.百元产值成本
- C.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 D.计划成本的降低额
- A.纵向并购
- B.横向并购
- C.混合并购
- D.股权交易并购
- A.计划指标
- B.消耗定额
- C.目标成本
- D.费用预算
- A.纵向并购
- B.横向并购
- C.混合并购
- D.股份交易式并购
- A.外汇风险
- B.市场风险
- C.通货膨胀风险
- D.利率风险
- A.折旧费用
- B.可控费用
- C.变动费用
- D.不可控费用
- A.持有期间收益率
- B.最终实际收益率
- C.票面收益率
- D.到期收益率
- A.销售费用
- B.管理费用
- C.财务费用
- D.制造费用
- A.年限平均法
- B.年数总和法
- C.年金法
- D.工作量法
- A.获利指数
- B.获利指数净现值率
- C.净现值
- D.平均报酬率
- A.著作权
- B.土地所有权
- C.商标权
- D.土地使用权
- A.145%
- B.-1.3%
- C.1.2%
- D.1.4%
- A.使用中的固定资产、未使用的固定资产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 B.经营用固定资产和管理用固定资产
- C.自有固定资产和融资租人固定资产
- D.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
- A.净现值
- B.投资回收期
- C.平均报酬率
- D.获利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