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资产负债表
- B.现金流量表
- C.利润表
- D.投入产出表
- E.国际收支平衡表
- A.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 B.土地增值税
- C.印花税
- D.证券交易税
- E.屠宰税
- A.承担无限责任
- B.永续存在
- C.易于筹资
- D.可避免重复纳税
- E.结构简单、容易开办
- A.市盈率可用于不同行业公司间的比较
- B.成熟工业的市盈率普遍较低
- C.市盈率的高低受净利润的影响
- D.充满扩展机会的新兴行业市盈率一般较高
- E.在市价确定的情况下,市盈率越低,投资风险越小
- 14
-
获利能力比率包括( )
- A.基本获利率和市盈率
- B.销售净利润
- C.每股收益和每股盈利
- D.实收资本利润率
- E.资产净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
- A.本企业经营比较稳定
- B.有利于投资者有规律地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
- C.可以向市场传递该公司经营业绩稳定增长的信息
- D.不会给公司财务造成较大压力
- E.可使投资者要求的股票必要报酬率提高
- A.董事
- B.经理
- C.职工代表
- D.股东代表
- E.财务负责人
- A.降低代理成本
- B.获得特殊资产
- C.实现战略重组
- D.开展多元化经营
- E.谋求管理协同效应
- A.企业对售出商品仍然保留回购的权力
- B.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 C.企业销售商品的价款有把握收回
- D.企业产品的售价发生变动,新的售价尚未确定
- E.与该项销售有关的成本无法确认
- 19
-
企业的组织机构包括( )
- A.决策机构
- B.活动机构
- C.执行机构
- D.权利机构
- E.监督机构
- A.单独法
- B.直接法
- C.间接法
- D.整体法
- A.流动比率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 B.流动比率反映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 C.流动比率指标越高越好
- D.流动比率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
- A.86元
- B.87.75元
- C.93.6元
- D.95.6元
- A.企业分立
- B.企业联营
- C.企业设立
- D.企业并购
- A.分期收到货款时
- B.产品分期发出时
- C.合同约定收款日
- D.产品所有权已经转移时
- A.专家小组法
- B.移动平均法
- C.意见汇集法
- D.因果分析法
- A.1.2%
- B.1.4%
- C.1.45%
- D.1.5%
- A.工作量法
- B.年限平均法
- C.年金法
- D.双倍余额递减法
- A.销售人员工资和福利费
- B.职工教育费
- C.诉讼费
- D.印花税
- A.短缺成本与持有成本
- B.持有成本与转换成本
- C.取得成本与短缺成本
- D.短缺成本与转换成本
- A.杠杆收购
- B.股票收购
- C.卖方融资
- D.现金收购
- A.前期净现金流量增大,后期减小
- B.各期净现金流量减小
- C.各期净现金流量增大
- D.前期净现金流量减小,后期增大
- A.机会成本
- B.坏账成本
- C.管理成本
- D.短缺成本
- A.有展期信用
- B.免费信用
- C.有代价信用
- D.免息信用
- A.年金现值系数
- B.复利现值系数
- C.复利终值系数
- D.年金终值系数
- A.限制条件少
- B.财务风险高
- C.筹资成本高
- D.筹资速度慢
- A.V<SUB>0</SUB>=A.PVIFA<SUB>i,n—1</SUB>—A
- B.V<SUB>0</SUB>=A.PVIFA<SUB>i,n+1</SUB>—A
- C.V<SUB>0</SUB>=A.PVIFA<SUB>i,n+1</SUB>+A
- D.V<SUB>0</SUB>=A.PVIFA<SUB>i,n—1</SUB>+A
- A.财务决策
- B.财务分析
- C.财务控制
- D.财务预测
- A.50%
- B.40%
- C.30%
- D.20%
- A.企业财务活动
- B.企业财务环节
- C.企业财务管
- D.企业财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