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 B.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社会监督
- C.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的舆论监督
- D.以国家财政部门为主进行的国家监督
- A.原材料
- B.制造费用
- C.管理费用
- D.生产成本
- A.档案原件一般可以向外单位出借
- B.档案按规定装订后立即交档案部门
- C.保管期满后由档案部门自行销毁
- D.会计档案由财会部门整理装订成册
- A.200万元
- B.600万元
- C.1 000万元
- D.800万元
- A.利润表
- B.资产负债表
- C.现金流量表
- 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A.“原材料”
- B.“在途物资”
- C.“库存商品”
- D.“应收账款”
- A.备查账簿
- B.序时账簿
- C.总分类账簿
- D.明细分类账簿
- A.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 B.全面清查和定期清查
- C.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D.局部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 A.便于查对账目
- B.科目汇总表账户对应关系清晰
- C.科目汇总表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 D.可以减少登记明细账的工作量
- A.入库单
- B.购货发票
- C.进货运费发票
- D.银行收款通知
- 21
-
会计凭证的传递范围是指
- A.单位与银行之间
- B.单位与税务部门之间
- C.单位内部各有关部门及人员之间
- D.单位与财政部门之间
- A.未分配利润
- B.未弥补亏损
- C.已分配利润
- D.本期实现的净利润
- A.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
- B.凭证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
- C.凭证基本要素填写是否齐全
- D.凭证中金额的计算和填写是否正确
- A.预收账款
- B.应付账款
- C.应付债券
- D.其他应付款
- A.2016年1O月
- B.2016年11月
- C.2016年12月
- D.2017年l至l2月
- A.会计主体
- B.持续经营
- C.会计分期
- D.货币计量
- A.2万元
- B.10万元
- C.14万元
- D.18万元
- A.及时性
- B.相关性
- C.可靠性
- D.实质重于形式
- A.资产类账户
- B.负债类账户
- C.损益类账户
- D.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 A.复式记账
- B.财产清查
- C.成本计算
- D.编制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