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某小学教师以行程问题为例讲授有理数的加减法:“一个人从家出发,先向北走30米,继续向北走20米,离家的距离多远?什么方向?如果规定向北为正,向南为负,如何用数学式子来表示和计算?”学生答:“离开家50米,他在家的北边。表示为(+30)+(+20)=+50”;随后,教师依次提出了“先向南走30米,又向南走20米”、“先向北走30米,转头再向南走20米”、“先向南走30米,返回头向北走20米”几个问题,学生也都一一正确作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正负有理数相加的结果有没有一定规律呢?大家想想‘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符号有什么关系?’、‘和的绝对值和两个加数的绝对值又有什么关系?’先给大家一段思考的时间,我们再回到刚才的实例中,大家一起找找规律。”接着,教师又连续提问“还是这个人,出门先向北走20米,转身向南还走20米,结果怎样?”、“他出门先向南走20米,转身原地没动呢?”学生也能正确作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通过刚才的例子,再想一想,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是什么?”经过几个学生的发言和讨论,得出结论—有理数相加的规则是:两个加数同号时,结果取原来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两个加数异号时,结果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于“这个人朝着相反方向走了相等距离”这个特例进行思考和练习。(1)小学生学习有理数加法法则属于智慧技能学习中的哪一个层次?(2)教师采用了怎样的教学策略?(3)请结合案例,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节课的优点有哪些?

22

下列关于准则参照测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测验的成绩表现为正态分布
  • B.以教学目标的规定为评分参照
  • C.是一种广泛性的调查性测验
  • D.测验着重于学生个性差异的测量
23

根据耶克斯和道德生定律,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对简单学习任务的学习效率最高?

  • A.学习动机水平适中偏低时
  • B.学习动机水平适中时
  • C.学习动机水平适中偏高时
  • D.学习动机水平极高时
24

教师应具备的人格特征包括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和

  • A.坚强的意志
  • B.灵活的方法
  • C.宽广的知识
  • D.有效的沟通
25

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的主要方法是

  • A.对偶故事法
  • B.道德两难故事法
  • C.小组道德讨论法
  • D.实验法
26

许多调查表明,品德不良青少年的转化过程大体上要依次经历

  • A.忏悔-顿悟-转变三个阶段
  • B.醒悟-转变-自新三个阶段
  • C.顿悟-自新-转变三个阶段
  • D.认知-醒悟-自新三个阶段
27

在动作技能的练习曲线中,准确性提高的一般表现是

  • A.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量增加
  • B.每次练习所需的时间减少
  • C.每次练习的错误数减少
  • D.每次练习的错误数增加
28

处于不同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属于

  • A.顺向迁移
  • B.正迁移
  • C.特殊迁移
  • D.垂直迁移
29

个体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取决于是否受到别人赞扬,是否对别人有帮助。这类个体的道德发展属于

  • A.服从与惩罚的定向
  • B.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
  • C.社会习俗的定向
  • D.秩序和法规的定向
30

在规则学习过程中,“例-规法”和“规-例法”两种教学策略的相同点在于

  • A.适用年龄阶段
  • B.所需内部条件
  • C.适用学习方式
  • D.所需外部条件
32

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 A.奥苏伯尔
  • B.潘菽
  • C.布卢姆
  • D.布鲁纳
33

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的原则中,不包括

  • A.设定目标
  • B.小步子前进
  • C.及时强化
  • D.延时强化
34

下列关于智力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分析型和综合型的优点难以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
  • B.智力类型可以依据个体知觉过程中的特点来划分
  • C.分析型的人对事物的概括性和分析能力比较强
  • D.综合型的人对事物的整体和细节都能清晰感知
35

影响高中生与父母关系的因素有父母的

  • A.职业
  • B.收入
  • C.年龄
  • D.关怀
36

下列哪一项描述的是个体的特殊才能?

  • A.兰兰的视力特别好
  • B.小刚的反应特别快
  • C.丽丽的画画得很好
  • D.小明的记忆力很强
37

具体运算思维与形式运算思维的不同表现为经验归纳与假设演绎、命题内的和命题间的思维,以及

  • A.实践性与思辨性
  • B.整体性与部分性
  • C.系统性与片段性
  • D.现实件与可能性
39

字词概念理解能力发展的转折点出现在

  • A.小学六年级
  • B.初中一年级
  • C.初中二年级
  • D.初中三年级
42

儿童的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发生在

  • A.幼儿阶段
  • B.小学阶段
  • C.初中阶段
  • D.高中阶段
43

以下不属于小学生内部言语发展阶段的是

  • A.出声思维阶段
  • B.过渡阶段
  • C.无声思维阶段
  • D.口述阶段
44

下列哪一种测验是用来研究婴儿对自己身体认识的方法?

  • A.红点测验
  • B.智力测验
  • C.发育测验
  • D.运动测验
45

低年级小学生常常把b与d、p与q相混淆,这表现出他们的知觉分析与综合特点是

  • A.有意性、目的性明显发展
  • B.笼统、不精确
  • C.不能看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或特征
  • D.不能看出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46

朱智贤强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应该贯彻

  • A.系统论的观点
  • B.控制论的观点
  • C.信息论的观点
  • D.混沌论的观点
47

根据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1-3岁属于

  • A.乳儿期
  • B.学前期
  • C.婴儿期
  • D.学龄初期
51

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著作是

  • A.《儿童发展心理学》
  • B.《儿童世界》
  • C.《儿童心理之研究》
  • D.《儿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