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自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试卷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案例:                 

活动名称:彩虹色的花  

活动目标:    

1.在说说彩虹色的花和动物之间对话的基础上,尝试说清楚故事的一个或几个小情节,为完整讲述整个故事做准备。    

2. 在独立讲述、与同伴合作讲述等过程中激发参加讲述活动的兴趣。  

材料准备:    

图画书《彩虹色的花》、自制PPT、角色及对话框贴图、幼儿人手一份阅读材料。  

活动过程:    

1.导入    

(1)出示图画书封面,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故事主题,重点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一本书,猜猜这本书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老师讲述故事开头。    

2.学说故事    

(1)情节一:    

①运用已有的经验讲述。    

重点提问(图1):谁来了?彩虹色的花和蚂蚁在说话,它们可能会说什么?    

重点提问(图2):这张图上蚂蚁在干什么?再来猜猜刚才蚂蚁和彩虹色的花说了 什么?    

②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讲述第一个小情节。    

集体讨论,重点提问:彩虹色的花远远地就看见小蚂蚁好像有点不高兴,它会对小 蚂蚁说什么?小蚂蚁怎么回答?听了小蚂蚁的话,彩虹色的花会说什么?最后小蚂蚁 说什么?    

个别尝试。    

教师提升。    

(2)情节二:    

①个别尝试,重点提问:过了几天,一只蜥蜴垂头丧气地爬过来,彩虹色的花和蜥蜴 会说些什么?    

②集体讨论,指导要点:在个别幼儿讲述的基础上进行引导。    

③个别尝试,指导要点:除了对话,还要讲清楚开头和结束。    

(3)情节三、四、五:    

①自主讲述。    

②个别尝试,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在尝试讲述l个情节的基础上,能试着连续讲述 2—3个情节。    

3.分角色讲述    

幼儿自主选择扮演彩虹色的花或动物,在老师的帮助下,尝试合作讲述故事。    

4.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讲故事的本领变大了,后面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以后自己试着讲一讲。  

试结合幼儿园叙事性讲述集体教学活动的“支架搭建,让儿童有据可讲”的组织策略分析该案例。

14

关于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育活动,表述正确的是

  • A.在交流中学习阅读
  • B.在练习中学习阅读
  • C. 在游戏中学习阅读
  • D. 在识字中学习阅读
15

不属于幼儿园前书写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要求的是

  • A.创设丰富的阅读与读写环境
  • B.提供具有表意性质的阅读材料
  • C.具有鲜明的文化和语言背景
  • D. 围绕教师经验进行提问互动
16

不属于幼儿语言发展对于认知发展作用的是

  • A.加深和巩固幼儿初步形成的概念
  • B.指导并参与认知加工过程
  • C.促进幼儿造性思维的发展
  • D. 发展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18

属于幼儿前识字核心经验范畴的是

  • A.有好的交流规则和意识
  • B.符号和文字形式要求
  • C.符号和文字的理念意识
  • D.符号和文字规则意识
20

“对看过的图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属于学前儿童前阅读发展特点的

  • A.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行为
  • B.阅读内容的表达与评判
  • C. 阅读内容的理解
  • D. 阅读策略的形成
21

不属于幼儿在文学作品学习和理解过程中“文学想象”的核心经验的是

  • A.能想象出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情节硬面、人物特征
  • B.能在文学语言表达中,用词丰富、语句优美、正确
  • C.能想象出文学作品所传达的主题意境
  • D. 能通过想象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语汇概念
22

对幼儿情绪行为能力高低的重要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图画书阅读中对主角情绪状态的认知
  • B.根据阅读所获得的经验来丰富自己的认知
  • C. 能根据情景和自身经验再现角色的情绪并产生移情反映
  • D. 能依据故事情景对角色情绪状态进行归因
24

不属于幼儿园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基本组织过程的是

  • A.学习文学作品
  • B.理解体验作品
  • C.迁移作品经验
  • D.表演作品经验
27

说明性讲述的核心经验包括

  • A.以多人交流语言的形式进行说明性讲述
  • B.有礼貌地使用文明用语
  • C.理解陈述性讲述的形式
  • D.理解说明性讲述的内容组织方式
28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有很多环节可以用来开展非正式的叙事性讲述活动,其中不包括

  • A.日常交流中的叙事性讲述
  • B.角色游戏中的叙事性讲述
  • C.过渡环节中的叙事性讲述
  • D.集体教学中的叙事性讲述
31

幼儿叙事性讲述的核心经验的三个维度是使用较为丰富多样的词句讲述、有条理地组织叙事性讲述的内容和

  • A.有礼貌地使用文明用语
  • B.有好的交流规则和意识
  • C.采用适当的叙述速度
  • D. 感知独自语言的语境
32

对学前儿童“辩论”的核心经验,表述正确的是

  • A.解释并否认他人观点的经验
  • B.理解和尊重别人观点的经验
  • C.积累多种表现形式的经验
  • D.所有的方法都适用于辩论的经验
33

随着辩论游戏的深入开展,幼儿所需要的道具也会越来越多,在布置辩论硬环境的时候 教师应该

  • A.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辩论的热情
  • B.提供专门的活动橱以更方便辩论
  • C.帮助积累并建立论据墙
  • D.让幼儿自主参与并布置灵活易动的场地
34

教师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以引起幼儿对辩论产生兴趣和积极性的做法是

  • A.选择幼儿有兴趣的合适辩题
  • B.用恰当方式引出辩论话题
  • C.在教师引导下的幼儿自由参与
  • D. 组织循序渐进的辩论学习活动
35

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标准体现为两个方面,即倾听和理解以及

  • A.表达和交流
  • B.阅读和表达
  • C.提问和交流
  • D.表情和提问
36

属于幼儿园日常谈话活动中创设积极语言交往环境的方法是

  • A.框定某一个谈话的方向
  • B.事先设定谈话的内容
  • C.随意选择谈话主题
  • D.营造一个安全、积极的谈话氛围
37

在学前阶段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应当形成获得的最为重要的语言经验是

  • A.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
  • B.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关键经验
  • C.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经验
  • D.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经验
39

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设计的具体建议,表述恰当的是

  • A.基于以前语言教育内容的目标要结合实际
  • B.设计相应的发展目标时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已有经验
  • C.目标中要体现活动结果
  • D. 活动目标设计关注理念走向的主观性特点
4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不属于幼儿书面语言学习与发展的要求是

  • A.阅读兴趣、习惯的目标要求
  • B.早期书写行为的目标要求
  • C.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目标要求
  • D. 初步阅读理解能力的目标要求
41

学前阶段的儿童实际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学习:以语言为对象的学习和

  • A.以语言为成长的学习
  • B.以语言为工具的学习
  • C.以语言为交往的学习
  • D.以语言为手段的学习
42

对支持性语言教育过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支持幼儿语言学习的个别需要
  • B.支持幼儿开放而平等的语言学习
  • C.支持幼儿开始学习写字
  • D.支持幼儿做好终身学习的读写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