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教育类(中小学教育管理)模拟试卷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对教师该怎么管?在一次校长论坛上,谈到了如何加强对老师的管理,各位校长都认识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对教师的管理是当今学校领导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而艰巨复杂的工作,也是素质教育是否能全面实施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师是影响学校发展的所有因素中最核心最关键、也是最具有活力的因素。

下面是一些校长讲话的简录。 

甲:领导要正确看待教师,教师也是人,他们也具有人的共性,即: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但是教师最能掌握这些东西中的每一个“度”。教师处在社会之中,也是有感情、有社会地位的,是需要尊重和关爱的,作为管理者,就要注重人际关系处理,关爱人、尊重人,注重人的需要的满足。

教师的工作最终目的是追求卓越,实现自身价值。学校管理者要信任教师,认同教师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时刻为教师做好服务,为教师搭建展示个性和才能的平台,提供创新的环境、空间和机会,让教师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乙:我觉得光正确看待还是不够的,还要认清影响教师管理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教师的品德修养、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其次,是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力和素质。再次,是教师的教研、教改及互相合作精神。 

丙:前面两位校长都言之有理,我还是想直接谈谈怎样进行教师管理。

首先,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要想让教师在工作中全身心投入,管理者就须关爱、信任、理解、体谅、支持教师,与教师沟通心灵,感知教师的情感体验。

其次,用科学先进的思想观、价值观和文化引导教师,管理者要实现内控教师,就必须从教师的思想观念入手,在教师管理活动中明确倡导什么,反对什么;不断表达学校的发展规划,奋斗目标,评价标准,从而在教师心里形成一个主导价值观。 

丁:我补充一下刚才那位校长所说的管理经验,我也是两点:一是要依法管理教师,要实现依法执教、文明教育,首先就必须用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及地方的教育行政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行为,依法管理教师,要求教师依法执教。学校的规章制度约束教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二是用目标导向管理教师。目标具有导向、聚合、激励的作用。目标可以把人心聚集起来在人心中产生一种实现目标的欲望。人总想通过目标的实现获得各种满足,实现自身价值。 

试根据案例所提供的有关信息,结合教育人员管理理论,分析下列问题:

43. 教育人员管理的意义是什么?

25

20. 经验总结型研究的工作过程需要经过艰苦的总结、研究、概括和(  )

  • A.抽象
  • B.对外国理论的比较分析
  • C.深入全面的教育管理实验
  • D.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化
26

19. 宋代教育家朱熹主张的“教之以事”符合我国古代蒙学的养成教育成功经验的 ( )

  • A.强调儿童养成教育的作用
  • B.注重陶冶
  • C.行成于习
  • D.礼乐兼求
28

17. 人际关系比较宽松,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长有展示的条件。这是办学特色形成过程中办好学校必要条件的( )

  • A.称职的校长
  • B.素质良好、相对稳定、教风端正的教师队伍
  • C.学校的潜在优势或有待于开发的潜在特质
  • D.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
29

14. 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 )

  • A.精神文化
  • B.物质文化
  • C.制度文化
  • D.行为文化
34

10. 校长行使决策和指挥权最基本的条件是( )

  • A.人事权
  • B.教育改革自主权
  • C.经费支配权
  • D.辞退权
35

11. 完善教师结构,提高教师质量的基础工程是( )

  • A.办好师范院校
  • B.提高教师待遇
  • C.加大教育投入
  • D.贯彻校长负责制
38

8. 早期的教育评价的目的是( )

  • A.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
  • B.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 C.发挥诊断功能
  • D.发挥鉴定功能
39

5. 我国教育行政机关机构改革的关键在于( )

  • A.合理转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
  • B.合理设置教育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
  • C.合理配备教育行政机关人员
  • D.合理制定教育行政机关工作制度
40

6. 我国中小学内部领导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

  • A.发挥党支部的监督作用
  • B.建立和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 C.加强民主管理
  • D.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
43

3. 教育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 A.计划
  • B.实施
  • C.检查
  • D.总结
44

1. 教育管理的主要矛盾是( )

  • A.需求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关系
  • B.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关系
  • C.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
  • D.目标与过程之间的矛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