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管理2013年10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458)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案例:

教学评价要不要有“量标”

学期结束前,某校刘校长和杨教导一起研究下学期的教学评价问题。杨教导发表自己的新建议:“为了使教学评价科学化,必须建立一个能客观地衡量教学质量的‘量标’,这个‘量标’应包括工作数量和工作成效这两个方面。工作数量的量标是指根据编定人员,教学计划,学科特点,初中、高中所确定的教师标准工作量,并把课外活动和跨教材上课都编成工作量加以计算,这样可以合理地安排每个教师的工作量,避免劳逸不均的现象。工作成效的量标,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数量统计分析,例如,统计各学科在各班级中的均分、优生率和不及格率等,分析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师的工作能力作统计分析,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这样,在工作量较合理的前提下,就可以较客观地衡量各人工作的优劣。我认为,建立教学评价‘量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管理中,习惯用‘大体上’、‘基本上’之类的字眼,忽视了对事实进行数量的统计和分析,或者凭我们的印象,用几条优点来评价教学工作。没有一个科学的‘量标’,就很难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与管理。”刘校长听后恬然一笑,说:“杨老师,你把教学评价搞得太复杂了。学校教育和工厂生产不同,工人的对象是物,产品好坏取决于工人的技术高低,故工作可以制定出明确的评价指标;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有复杂的心理活动,变异性较大,教学质量高低不仅要看教师的工作,还要看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如何。况且教师的劳动特点是个体劳动,劳动成果却是集体的,不可以简单地用一些数字和几条指标来管理教学。我们应该根据学校工作的特点进行评价管理……”听了刘校长的一席话,杨教导接着说:“确实我们应该根据学校工作的特点进行评价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要建立各项工作的具体质量标准。现代管理科学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定性分析,也要重视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否则尽管我们主观上在力求对每个教师的工作作出客观的评价,但想当然和感情用事,往往是不可避免的,这类情况我们学校是常有的。”刘校长虽然不太同意这些意见,但他认为杨教导敢于大胆探索、直抒己见的精神是可贵的,因此他说:“如何进行评价管理,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但现在我们的认识还不一致,是否作为一个专题,提到校务委员会上讨论,请你考虑具体一点,拿出具体方案,让大家研究如何?”杨教导点头表示赞同。

结合上面的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对刘校长和杨教导的不同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

(2)如何理解教育评价中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优缺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5

1930年开始,我国中小学开始推行( )

  • A.毕业会考制度
  • B.升学考试制度
  • C.应试教育制度
  • D.素质教育制度
26

办学特色形成的前导因素是( )

  • A.校长
  • B.教师
  • C.传统、校风
  • D.时代和社会环境
27

将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队伍的国家是( )

  • A.美国
  • B.法国
  • C.英国
  • D.德国
28

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 )

  • A.物质文化
  • B.精神文化
  • C.制度文化
  • D.行为文化
31

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 )

  • A.教研组
  • B.年级
  • C.备课组
  • D.班级
32

组织学校卫生工作,应坚持( )

  • A.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
  • B.以普及为主
  • C.以预防保健为主
  • D.以营养健康为主
33

当前我国教师任用的主要形式是( )

  • A.聘用制
  • B.代用制
  • C.派用制
  • D.委任制
34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对基础教育开始实行( )

  • A.“中央政府统一财政,三级管理”
  • B.“条块结合,以块块为主”
  • C.“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 D.“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35

学校的法人代表是( )

  • A.党支部书记
  • B.校长
  • C.教师
  • D.学生
37

教育行政执法的生效要件包括实体要件和( )

  • A.主体要件
  • B.客体要件
  • C.程序要件
  • D.时空要件
38

属于综合职能教育行政机关的是( )

  • A.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委员会
  • B.教育部
  • C.教育厅
  • D.教育局
39

教育管理质量的核心是( )

  • A.课程质量
  • B.教师质量
  • C.教材质量
  • D.学生质量
41

目标管理的提出者是( )

  • A.亨利·法约尔
  • B.彼德·德鲁克
  • C.哈罗德·孔茨
  • D.马克斯·韦伯
42

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 A.管理效益
  • B.管理目标
  • C.管理措施
  • D.管理手段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