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小学班主任2016年10月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9

关于学生参加劳动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劳动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 B.劳动有助于学生开拓精神的培养
  • C.劳动有助于班集体的建设
  • D.劳动可以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 E.劳动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21

下列工作中,属于班级管理内容的有()。

  • A.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 B.对学生劳动的管理
  • C.对学生生活的指导
  • D.对教室设备的管理
  • E.对班级教学的管理
22

为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可采用的方法有()。

  • A.合作法
  • B.激励法
  • C.规范法
  • D.示范法
  • E.强化法
23

《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第四章规定,小学班主任的任职条件有()。

  • A.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B.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热心班主任工作
  • C.品行端正,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 D.教育思想端正,有一定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教学能力
  • E.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责任心
24

在班级个别教育中,谈话法的主要类型有()。

  • A.批评式谈话
  • B.点拨式谈话
  • C.渐进式谈话
  • D.谈心式谈话
  • E.开放式谈话
25

班主任与家长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有()。

  • A.社会角色不同
  • B.教育学修养水平的差异
  • C.教育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 D.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缺乏联系
  • E.教育体制上的弊端
26

班主任工作负荷主要是指()。

  • A.班主任工作负担量和出勤
  • B.班主任工作量和工作繁重度
  • C.班主任工作时间和工作量
  • D.班主任工作的负担量
27

从评价结果看,班主任工作评价应做到()。

  • A.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 B.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 C.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相结合
  • D.定量反映与定性描述相结合
28

在班主任工作评价的组织实施中,评价的依据、前提、基础和结论分别是()。

  • A.确定标准、收集资料、组织动员、分析判断
  • B.收集资料、组织动员、确定标准、分析判断
  • C.确定标准、组织动员、收集资料、分析判断
  • D.组织动员、收集资料、确定标准、分析判断
2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运用榜样教育的基本要求的是()。

  • A.运用榜样,要注意树立榜样的威信
  • B.运用榜样,要注意激发学习榜样的动机,增加学习的自觉性
  • C.运用榜样,还要充分注意学习榜样必须见之于行动
  • D.运用榜样,应充分发挥榜样的主动性
33

依据内容的性质,家长会可分为三种类型:介绍性家长会、汇报性家长会和()。

  • A.总结性家长会
  • B.解释性家长会
  • C.说明性家长会
  • D.专题性家长会
34

在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中,师生共同管理阶段属于()。

  • A.发展成熟的班集体阶段
  • B.形成时的内聚集体阶段
  • C.转化中的散聚群体阶段
  • D.初建时的松散群体阶段
35

小学生平均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为()。

  • A.8-10小时
  • B.9-11小时
  • C.10-12小时
  • D.11-13小时
37

学生的家务劳动属于()。

  • A.自我服务劳动
  • B.公益劳动
  • C.实际生产劳动
  • D.勤工俭学劳动
38

在下列情感中,发展相对较晚的是()。

  • A.荣誉感
  • B.义务感
  • C.自尊心
  • D.爱国主义情感
41

关于小学生道德判断发展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自律到他律
  • B.由概括到具体
  • C.由效果到动机
  • D.由自己到他人
42

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性内容是()。

  • A.健全班级组织
  • B.搞好班级管理
  • C.指导班级活动
  • D.开展班级教育工作
43

小学中年级儿童情感体验的依据主要是()。

  • A.社会反应
  • B.道德行为规范
  • C.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
  • D.内化的具体道德观念
44

1952年颁布的《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小学各班采用()。

  • A.教师责任制
  • B.班主任责任制
  • C.科任教师责任制
  • D.校长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