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2015年4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41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

请结合下列关于口语交际课的案例,谈谈在口语交际课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打电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3、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学习说简短的话。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打电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喜欢《打电话》这首歌吗?我们来听一听。

2、设问引发学生回忆打电话的情景:你打过电话吗?给谁打的?当时是怎么打的?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师生及时评议。

注意指导学生明确几点: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

(2)打电话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说话要简短,要有礼貌。

(3)拨号后,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时,说明对方电话占线,要稍等再打。

二、创设情境,分层训练

1、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下午要上一节写话课,需要一个漂亮的洋娃娃玩具,我们学校的王老师家里就有一个,我想给他打个电话,让他下午把洋娃娃带来,想请同学们帮帮忙。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6677358(板书),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该怎么打电话。

2、个人准备要求学生把要说的事想清楚,要说的话想明白,注意使用“您好”“请问”“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3、相互交流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改正、补充,进一步明确打电话的程序和说话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4、组对练习学生自由组对,分角色(学生和王老师)练习打电话。注意:学生互换角色练习;教师参与,适时指导,充分练习;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汇报表演。

5、汇报表演各组代表依次上台汇报表演,师生及时评议指导,评选优秀小组。

6、创新表演设想打电话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创新表演,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交际的灵活性,老师结合实际及时指导评议。

(1)王老师在家,接听人不是王老师。

(2)王老师不在家,需转告。

(3)直接接听电话,可玩具不在家。

7、老师小结。

三、联系生活,拓展深化

1、看录像,提要求。遇到这些事情该怎样打电话?注意拨打的电话号码及该说些什么?(播放录像,展现“病人急救”“火灾险”“交通事故”等场面。)

2、小组讨论交流。任选一种或几种场面,分别练习表演。

3、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4、教师总结。

17

小学语文教学评估的功能主要有()

  • A.鉴定功能
  • B.反馈功能
  • C.激励功能
  • D.调节功能
  • E.综合功能
18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

  • A.分析教材的能力
  • B.设计教学的能力
  • C.课堂应变的能力
  • D.语言表达的能力
  • E.教育研究的能力
19

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有()

  • A.看图说话
  • B.观察说话
  • C.情境对话
  • D.听故事说话
  • E.讨论辩论
20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有()

  • A.突出综合
  • B.突出课程性质
  • C.加强实践
  • D.加强记忆
  • E.强调自主
21

口语交际能力包括()

  • A.倾听的能力
  • B.表达的能力
  • C.应对的能力
  • D.说普通话的能力
  • E.写作的能力
22

写作专门能力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搜集素材能力
  • B.选材立意能力
  • C.构思组材能力
  • D.语言表达能力
  • E.修改文章能力
23

说话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 A.构思与组织语言的能力
  • B.语言运用的能力
  • C.应变能力
  • D.辨析力
  • E.记忆力
24

每个汉字都包含的要素有()

  • A.音
  • B.形
  • C.义
  • D.构
  • E.图
25

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包括()

  • A.阅读态度
  • B.阅读方法
  • C.阅读速度
  • D.阅读能力
  • E.阅读数量
26

小学生应该掌握的识字工具包括()

  • A.汉语拼音
  • B.音序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 C.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和构字率较强的独体字
  • D.汉字拼音输入法
  • E.五笔字形
27

选用教学资源要考虑的制约因素有()

  • A.教学目标和内容
  • B.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状况
  • C.学校的经济条件
  • D.获取教学资源的可能性
  • E.教师对教学资源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28

下列属于以学生实践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 A.参观法
  • B.演示法
  • C.自学法
  • D.练习法
  • E.发现法
29

新课改以来,我国首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共同特征有()

  • A.选文注重经典性与时代性
  • B.内容设计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 C.将语文和生活紧密相连
  • D.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自学能力
  • E.兴趣先导,学会学习
31

课程标准的主要功能有()

  • A.编写教科书的依据
  • B.进行教学的依据
  • C.评定学生成绩的依据
  • D.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
  • E.评定学校管理能力的依据
33

评估学生个人的语文学习质量,提倡采用的评估方法是()

  • A.定量分析
  • B.定性分析
  • C.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分析
  • D.单项目评估
36

听话能力的核心因素是()

  • A.听清楚
  • B.听懂
  • C.注意力集中
  • D.听完能记住
37

写作的基本过程是()

  • A.选材---组材---命题---立意
  • B.组材---选材---命题---立意
  • C.命题---选材---组材---立意
  • D.命题---立意---选材---组材
38

不少学生对写作感到头痛,觉得没什么东西可写,这主要是因为()

  • A.没有体会到写作与自己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
  • B.缺乏创造性模仿的能力
  • C.素材积累匮乏
  • D.写作内容缺乏实际的应用性
40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描述的识字方法是()

  • A.集中识字
  • B.随课文分散识字
  • C.注音识字,提前读写
  • D.趣味识字
41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遵循的根本原则是()

  • A.全面性原则
  • B.总体性原则
  • C.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 D.层次性原则
42

南北朝时周兴嗣编写的识字教材是()

  • A.《急就篇》
  • B.《三字经》
  • C.《千字文》
  • D.《百家姓》
43

提出“以教学为主”,确定小学语文的基础工具性质的是()

  • A.1956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 B.1963年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 C.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 D.1992年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44

在小学语文教材系列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

  • A.语文教科书
  • B.教学指导书
  • C.教学课件
  • D.语文读本
45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 A.综合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B.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C.综合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 D.实践性与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