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2013年1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410)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

阅读下面案例,分析材料中是如何体现阅读教学进程的。

《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陪周恩来总理审阅一篇稿子,亲眼看到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这是课文的具体内容),说明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表达了对周总理无比敬爱的感情(这是课文的思想感情)。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抓住“极其简单”、“如此而已”等词语,以及“写字台上一尺来厚的文件……”,“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的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等句子,先让学生理解这些词和句,再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认识,使学生对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体会的真切,对总理敬佩爱戴之情油然而生。至此,对于课文表现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学生都有了比较深的感受。但是,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学生还缺乏具体的了解。于是,教师提出“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哪些词语能突出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学生能抓住有关句子,特别是抓住“一尺来高”、“一句一句”、“相当长”等词语,具体说明这样遣词用语对于表现周总理工作劳苦的妙处,实际上使学生受到了怎样遣词造句来表达真情实感的训练。这一步在指导学生学习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抒发感情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过程。

17

小学教师职务培训的含义是()

  • A.胜任本职务的培训
  • B.晋级培训
  • C.提高工资
  • D.提高学历
  • E.提高专业素质
18

对学生语文成绩进行测试,可以了解()

  • A.语文知识水平
  • B.实际具有的听说读写能力
  • C.学生思想品质
  • D.学习习惯
  • E.智力发展
19

小学语文教学评估的功能有()

  • A.鉴定功能
  • B.反馈功能
  • C.激励功能
  • D.调节功能
  • E.发展功能
20

从教师角度评估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要评估()

  • A.教学态度
  • B.教学能力
  • C.教学效果
  • D.教学质量
  • E.教学目的
21

记忆的阶段分为

  • A.瞬时记忆
  • B.短时记忆
  • C.长时记忆
  • D.机械记忆
  • E.意义记忆
22

良好的写字习惯包括()

  • A.正确的写字姿势
  • B.爱惜写字的工具
  • C.正确的执笔方法
  • D.认真的写字态度
  • E.结合拼音写字
23

阅读的功能主要有

  • A.吸收知识
  • B.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 C.受到美的熏陶
  • D.开发智力
  • E.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4

对小学生作文形式“通”的要求有()

  • A.准确
  • B.合理
  • C.通顺
  • D.生动
  • E.活泼
25

给文章定标题,要做到()

  • A.要切合内容
  • B.要具体
  • C.要精练
  • D.要醒目
  • E.要一般化
26

对小学生记忆的要求主要有()

  • A.识记准确
  • B.储存得牢
  • C.提取得快
  • D.记忆的多
  • E.记忆的快
27

在阅读中,对学生听的要求包括()

  • A.学生是否精力集中地听老师和同学说话
  • B.学生是否听清楚
  • C.学生是否听懂
  • D.学生是否用词恰当
  • E.学生是否语句通顺
28

低年级学生最有兴趣、最关心、最容易理解的教材内容是()

  • A.他们接触到的事物
  • B.他们亲自体验到的生活
  • C.童话中的事物
  • D.成人的事情
  • E.社会问题
29

最根本的写字方法包括()

  • A.字的笔画
  • B.字的偏旁
  • C.字的结构
  • D.字的顺序
  • E.字的类型
30

智力包括()

  • A.观察
  • B.记忆
  • C.想象
  • D.思维
  • E.创造
31

明确提出了语文的“工具性”性质的大纲是()

  • A.1986年大纲
  • B.1963年大纲
  • C.1978年大纲
  • D.1992年大纲
  • E.1956年大纲
32

我国小学教师的合格学历水平为达到()

  • A.大学专科毕业
  • B.大学本科毕业
  • C.中等师范毕业
  • D.硕士研究生毕业
33

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主要决定于教师的()

  • A.教学态度
  • B.教学方法
  • C.教学过程
  • D.教学质量
34

未来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求教师从知识再现型转向()

  • A.知识创造型
  • B.知识积累型
  • C.教育科研型
  • D.知识运用型
35

复述一般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

  • A.综合性复述
  • B.描述性复述
  • C.创造性复述
  • D.说明性复述
36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应从()

  • A.小学低年级开始
  • B.小学高年级开始
  • C.小学中年级开始
  • D.初中开始
37

“听、说、读、写宜并重”的提出者是()

  • A.陶行知
  • B.叶圣陶
  • C.杜威
  • D.蔡元培
38

教学的核心关系是

  • A.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 B.教与学的关系
  • C.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 D.教学目标和学生现有水平的关系
39

对小学生来说,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不宜要求过高,一般开始于()

  • A.低年级
  • B.低、中年级
  • C.中、高年级
  • D.低、高年级
41

宋元时期以至明清两代十分流行的蒙学读本是()

  • A.三字经
  • B.百家姓
  • C.千字文
  • D.千家诗
42

小学生阶段,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过渡到()

  • A.直观动作思维
  • B.多元思维
  • C.抽象逻辑思维
  • D.抽象复杂思维
43

在我国漫长的古代学校教育中,语文不单独设课,课程内容主要是()

  • A.读写算基本知识
  • B.哲学
  • C.儒家经典
  • D.伦理道德
44

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人是()

  • A.孔颖达
  • B.朱熹
  • C.孔子
  • D.孟子
45

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始于()

  • A.洋务运动
  • B.五四运动
  • C.新文化运动
  • D.新中国成立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