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自考《美育基础》真题试题含答案(0040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0

少儿的一起构成了少儿心理发展的完整内容。()

  • A.感性体悟
  • B.思辨能力
  • C.审美发展
  • D.认知发展
  • E.道德发展
14

少儿审美感兴的生成也就是的生成。()

  • A.审美态度
  • B.审美直觉感受力
  • C.审美趣味
  • D.审美领悟
  • E.审美想像
15

创造力是由多种心理因素构成的合力,其核心因素是()

  • A.创造性思维
  • B.创造性想像
  • C.直觉
  • D.灵感
  • E.美感
16

根据年龄的大小,幼儿的游戏主要分为()

  • A.练习性游戏
  • B.伪装的游戏
  • C.集体性游戏
  • D.带规则的游戏
  • E.构造性游戏
17

以审美感官来分类,艺术可以分为()

  • A.视觉艺术
  • B.环境艺术
  • C.听觉艺术
  • D.视听艺术
  • E.语言艺术
18

美育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有特长,这是因为()

  • A.美育主要针对人的内心
  • B.它通过影响人的生理作用于人的心理与精神
  • C.它由内向外
  • D.它由个体向整体扩展
  • E.它是哲学家们的活动
19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要素有()

  • A.认知
  • B.情感
  • C.意志
  • D.想像
  • E.直觉
20

感情具有特征。()

  • A.自然性
  • B.动物性
  • C.模糊性
  • D.本原性
  • E.单一性
21

杰出的艺术品()

  • A.是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 B.会超出国界
  • C.会超出民族、时代
  • D.会成为永恒的美
  • E.会让世世代代的人心醉神迷
23

小学美育在教育方法上以为主。()

  • A.逻辑训练
  • B.抽象教学法
  • C.直观教学法
  • D.情景教学法
25

音乐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的()

  • A.表情性
  • B.表意性
  • C.联想性
  • D.共鸣性
26

审美趣味是在丰富的的基础上形成的。()

  • A.审美欣赏
  • B.审美创造
  • C.审美经验
  • D.审美想像
27

只有到了,少儿才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美感。()

  • A.学前早期
  • B.学前晚期
  • C.学龄早期
  • D.学龄晚期
29

美育与德育的关系是()

  • A.各不相干的平行关系
  • B.主次从属的包含关系
  • C.前后相继的并列关系
  • D.二者重合的交叉关系
31

孕妇需要的审美环境。()

  • A.和谐、优美
  • B.紧张、激烈
  • C.刺激性
  • D.灰暗、抑郁
32

主张“充实之谓美”的是()

  • A.老子
  • B.庄子
  • C.孔子
  • D.孟子
34

说:“劳动先于审美”。()

  • A.普列汉诺夫
  • B.车尔尼雪夫斯基
  • C.席勒
  • D.康德
35

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基本上是()

  • A.生存型
  • B.发展型
  • C.完善型
  • D.成熟型
36

提出:“人之生不能无群”的是()

  • A.荀子
  • B.孟子
  • C.老子
  • D.庄子
37

现实美可以分为()

  • A.社会美与科技美
  • B.形式美与科技美
  • C.社会美与艺术美
  • D.自然美与社会美
38

技术美的出发点是()

  • A.自然
  • B.历史
  • C.工具
  • D.人
40

人的总体心理结构主要由构成。()

  • A.智力结构、认知结构、意志结构
  • B.智力结构、意志结构、道德结构
  • C.智力结构、情感结构、审美结构
  • D.智力结构、审美结构、意志结构
42

美育的形象来自美的()

  • A.多样性
  • B.丰富性
  • C.生动性
  • D.形象性
43

美育的是美育活动的基础。()

  • A.形象
  • B.色彩
  • C.声音
  • D.情感
44

整个审美心理活动的原发阶段和物质前提是()

  • A.审美感觉
  • B.审美知觉
  • C.审美鉴赏
  • D.审美创造
46

美育的主要媒介是()

  • A.社会美
  • B.自然美
  • C.艺术美
  • D.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