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自考《美育基础》真题试题含答案(0040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所谓儿童自身的发展,包括()

  • A.道德发展
  • B.情感发展
  • C.认知发展
  • D.审美发展
  • E.身体的发育成长
13

对于教师来说,其审美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的高低。()

  • A.美育理论素养
  • B.形象表现
  • C.感受能力
  • D.人格魅力
  • E.教态美
15

根据人的生活领域的划分,美育可以分为()

  • A.家庭美育
  • B.伦理道德美育
  • C.学校美育
  • D.环境美育
  • E.社会美育
17

视觉艺术中,较为侧重于表现。()

  • A.建筑
  • B.绘画
  • C.园林
  • D.雕塑
  • E.书法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是生存型的
  • B.原始人类尚无艺术和审美
  • C.原始人已经有了艺术的最初表现
  • D.在原始绘画背后,也隐藏着审美的动机
  • E.原始艺术也有实际的重要性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当人是一个充分独立自主的人时才会进入审美活动
  • B.只有当人审美时才是完整的人
  • C.只有当人是一个自由的人时,他才乐于参与美育
  • D.只有当人参与美育时才会成为自由的人
  • E.只有当人身体健全时才会有可能参于美育
20

下列不属于美育的基本理论的是()

  • A.美育的性质
  • B.美育的特点
  • C.美育的任务
  • D.美育的媒介
  • E.美育的途径
21

属于孔子观点的是()

  • A.诗教
  • B.乐教
  • C.仁
  • D.道法自然
  • E.天地大而不可言
22

在对小学生进行美育时,主要应当让学生知道美的()

  • A.产生原因
  • B.各种特点
  • C.表现形态
  • D.欣赏方法
24

强调教师的审美素养,就是突出教师素质中的()

  • A.知识结构
  • B.道德结构
  • C.情感结构
  • D.理智结构
25

审美感兴能力的形成只能发生在人的()

  • A.婴幼儿期
  • B.青少年期
  • C.学前期
  • D.学龄期
26

9—13岁的少儿开始进入()

  • A.美感发展期
  • B.审美成熟期
  • C.审美萌芽期
  • D.审美完善期
27

创造力的实质与核心是()

  • A.形象思维
  • B.创造性想像
  • C.创造性思维
  • D.记忆力
28

主张“充实之谓美”的是()

  • A.老子
  • B.庄子
  • C.孔子
  • D.孟子
29

对人的影响时间最久,影响最深的美育方式是()

  • A.家庭美育
  • B.学校美育
  • C.社会美育
  • D.生态美育
30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比,具有较强的()

  • A.系统性
  • B.组织性
  • C.随意性
  • D.计划性
32

“美是生活”是由提出。()

  • A.车尔尼雪夫斯基
  • B.普列汉诺夫
  • C.列宁
  • D.鲁迅
35

美的最早形态,美的本质的最直接展现是(()

  • A.自然美
  • B.社会美
  • C.艺术美
  • D.形式美
36

社会美的核心是()

  • A.人的美
  • B.生产劳动的美
  • C.革命斗争的美
  • D.社会生活的美
39

技术美的重要特点是()

  • A.时代性
  • B.民族性
  • C.功能化
  • D.人性化
40

被人誉为最美的线条是()

  • A.蛇形线
  • B.直线
  • C.曲线
  • D.折线
41

马克思在中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观点。()

  • A.《资本论》
  • B.《政治经济学批判》
  • C.《德意志意识形态》
  • D.《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42

“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由谁提出? ()

  • A.柏拉图
  • B.苏格拉底
  • C.黑格尔
  • D.席勒
45

健康人格和病态人格的本质区别是()

  • A.整体性
  • B.协调性
  • C.创造性
  • D.情感性
46

美学以为扩展、延伸。()

  • A.美的哲学
  • B.审美心理学
  • C.艺术社会学
  • D.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