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自考《美育基础》真题试题含答案(00409)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2

小学美育对高年级学生应着重于培养的能力是()

  • A.感知能力
  • B.情感体验能力
  • C.审美理解能力
  • D.审美创造能力
  • E.逻辑思维能力
13

游戏对少儿审美发展的特殊作用表现在()

  • A.发展少儿的艺术才能
  • B.发展少儿想像力
  • C.发展少儿自发精神
  • D.培养少儿的审美趣味
  • E.发展强化少儿情感体验
14

少儿未特定化特征包括()

  • A.人的感官并不指向某一特定对象
  • B.人在形态学上有缺陷
  • C.人靠本能生活
  • D.人本身包含巨大发展的可能
  • E.有相对稳定的审美趣味
1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闲暇就是无事可干
  • B.闲暇与审美没有关系
  • C.闲暇的产生有其社会的和物质的基础
  • D.审美是人度过其闲暇时间的最佳方式
  • E.闲暇对人生无足轻重
16

下面属于学校环境美育的有()

  • A.校园建筑协调统一
  • B.建设花园式校园
  • C.在教室悬挂伟人或科学家的肖像
  • D.校内各建筑距离适当
  • E.学校校服设计美观大方、制作精良
17

艺术教育的内容包括()

  • A.艺术兴趣教育
  • B.艺术情感教育
  • C.艺术知识教育
  • D.艺术创作教育
  • E.艺术欣赏教育
18

就形态而言,美的事物可分为()

  • A.自然美
  • B.社会美
  • C.艺术美
  • D.科技美
  • E.形式美
1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美育的形象是美育活动基础
  • B.美育的形象是美育活动的目标
  • C.美育的形象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形象
  • D.美育的形象是一种蕴含着意味的形象
  • E.美育的形象是一种活的形象
21

在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中,包含了美育的因素的有()

  • A.“礼”
  • B.“乐”
  • C.“射”
  • D.“御”
  • E.“书”
22

下列不属于小学美育的内容的是()

  • A.知美
  • B.爱美
  • C.护美
  • D.创美
23

学校美育的实施首先是在下列哪种活动中进行的? ()

  • A.教师教学
  • B.课外活动
  • C.课堂教学
  • D.学生学习
25

下面不属于儿童自身发展内容的是()

  • A.道德发展
  • B.认知发展
  • C.审美发展
  • D.智力发展
26

美的事物是()

  • A.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 B.合目的性与合原则性的统一
  • C.合多样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 D.合多样性与合原则性的统一
27

培养创造力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是()

  • A.体育
  • B.德育
  • C.智育
  • D.美育
28

音乐的表情性决定了它的一个重要审美特征是()

  • A.培养少儿的创造力
  • B.发展少儿的听觉感受能力
  • C.陶冶少儿的情感
  • D.激发少儿的思维发展
29

人体美的体现是()

  • A.形、神、美的融合
  • B.健、力、美的融合
  • C.健、形、美的融合
  • D.力、神、美的融合
30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日美。”这句话体现了()

  • A.求美先求真的观点
  • B.美善统一的观点
  • C.美的内在规律的观点
  • D.真美合一的观点
32

为了更好地发挥景观美育的作用,应该加强景观的()

  • A.特色美、造型美和整体美
  • B.特色美、比例美和和谐美
  • C.个性美、比例美和整体美
  • D.个性美、造型美和和谐美
34

美的集中体现的形态是()

  • A.自然美
  • B.艺术美
  • C.社会美
  • D.科技美
35

在人的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

  • A.心灵美
  • B.语言美
  • C.行为美
  • D.相貌美
40

塑造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

  • A.知识教育
  • B.审美教育
  • C.道德教育
  • D.通识教育
41

人类心理的生理基础是()

  • A.生殖系统
  • B.神经系统
  • C.消化系统
  • D.思维系统
43

《局外人》的作者是()

  • A.加缪
  • B.萨特
  • C.卡夫卡
  • D.昆德拉
45

“寓教于乐”是诗人贺拉斯提出的著名论点,它出现在()

  • A.《文艺对话集》
  • B.《诗学》
  • C.《诗艺》
  • D.《判断力批判》
46

亚里士多德提倡()

  • A.和谐教育
  • B.素质教育
  • C.人文教育
  • D.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