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心理学2014年10月真题试题及答案解析(00407)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15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概念的提出人是

  • A.卡特尔
  • B.威特金
  • C.吉尔福特
  • D.列维托夫
17

研究发现,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过程分为

  • A.两阶段
  • B.三阶段
  • C.四阶段
  • D.五阶段
19

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某儿童根据行为的有形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及严重程度,则该儿童处于

  • A.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
  • B.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阶段
  • C.“好孩子”定向阶段
  • D.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23

“关系转换说”这一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贾德
  • B.苛勒
  • C.武德沃斯
  • D.沃尔夫
27

人们看电影时,把相继重现的画面看成是运动的,这依赖于

  • A.瞬时记忆
  • B.短时记忆
  • C.长时记忆
  • D.工作记忆
29

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规律包括

  • A.准备律、应用律、消退律
  • B.准备律、练习律、泛化律
  • C.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 D.应用律、练习律、效果率
30

学生学过“苹果”、“梨”、“桃”和“李子”等概念,再学“水果”这个概念属于

  • A.类属性同化
  • B.总括性同化
  • C.并列结合性同化
  • D.类比性同化
31

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自我批评属于

  • A.自我强化
  • B.外部强化
  • C.替代强化
  • D.负强化
33

被誉为“俄国教育心理学奠基人”的心理学家是

  • A.乌申斯基
  • B.维果茨基
  • C.巴甫洛夫
  • D.彼得洛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