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
个性有哪些特征?
- 7
-
角色
- 10
-
心理防卫机制
- 11
-
合作
- 12
-
过度学习
- 13
-
学习迁移
- A.比奈测验
- B.韦克斯勒测验
- 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 D.卡特尔16PF测验
- A.教师不应该采用惩罚来管教学生
- B.惩罚一定会导致师生冲突
- C.惩罚要对事不对人
- D.惩罚是管教学生的最有效的手段
- A.心理咨询
- B.心理评估
- C.心理健康教育
- D.心理治疗
- A.性别差异心理是遗传决定的
- B.女性比男性智力水平高
- C.男性比女性智力水平高
- D.男性和女性的智力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 A.一年级
- B.二年级
- C.三年级
- D.四年级
- A.价值系统
- B.价值取向
- C.价值
- D.价值观念
- 20
-
研究道德问题宜采用()
- A.直接询问法
- B.间接故事法
- C.问卷调查法
- D.实验法
- 21
-
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 A.松散群体
- B.联合体
- C.合作体
- D.集体
- A.儿童天生就有复述策略
- B.复述策略不是一个有效的学习策略
- C.复述策略就是对学习材料的言语重复
- D.复述策略就是死记硬背
- A.桑代克
- B.华莱士
- C.苛勒
- D.邓克尔
- A.解答习题
- B.完成小制作
- C.课堂练习
- D.进行社会调查
- A.二者是一回事儿
- B.二者没有关系
- C.知识应用的过程中不一定都有迁移
- D.迁移并不都是知识的应用
- 26
-
规则的表达采用()
- A.词
- B.词组
- C.言语命题
- D.产生式
- 27
-
“比值”是一个()
- A.具体概念
- B.定义概念
- C.科学概念
- D.日常概念
- A.概念
- B.规则
- C.陈述性知识
- D.程序性知识
- A.知识的学习
- B.技能的学习
- C.行为规范的学习
- D.情感的学习
- A.一年级左右(6-7岁)
- B.二年级左右(8-9岁)
- C.四年级左右(10-11岁)
- D.六年级左右(12-13岁)
- A.能力
- B.努力
- C.任务难度
- D.运气
- A.观察法
- B.实验室实验法
- C.自然实验法
- D.问卷调查法
- A.《对教师讲心理学》
- B.《人是教育的对象》
- C.《大教学论》
- D.《教育心理学》三大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