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02440)2011年10月真题及答案解析

如果您发现本试卷没有包含本套题的全部小题,请尝试在页面顶部本站内搜索框搜索相关题目,一般都能找到。
21

单层厂房排架预制柱基础的杯底厚度主要取决于( )

  • A.柱截面长边尺寸
  • B.柱截面短边尺寸
  • C.基础埋置深度
  • D.地基承载力
22

单层工业厂房抗风柱上端与屋架的连接,应做到( )

  • A.水平方向、竖向均可靠连接
  • B.水平方向可靠连接、竖向脱开
  • C.水平方向、竖向均脱开
  • D.水平方向脱开、竖向可靠连接
23

若把框架结构楼梯间填充墙改造为剪力墙,则该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

  • A.侧移刚度减小
  • B.项层框架柱的剪力减小
  • C.侧移曲线呈剪切型
  • D.底层框架柱的剪力减小
24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由柱轴向变形所引起的顶点侧移( )

  • A.与结构高度H成正比
  • B.与结构高度H的二次方成正比
  • C.与结构高度H的三次方成正比
  • D.与结构高度H的四次方成正比
25

与防震缝的最小宽度无关的因素是( )

  • A.设防烈度
  • B.结构型式
  • C.构件尺寸
  • D.结构高度
26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分为A级和B级,( )

  • A.B级较A级的最大适用高度增加,适用的最大高宽比加大
  • B.B级较A级的最大适用高度增加,适用的最大高宽比减小
  • C.B级较A级的最大适用高度降低,适用的最大高宽比加大
  • D.B级较A级的最大适用高度降低,适用的最大高宽比减小
27

关于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布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不宜在防震缝的两侧同时布置剪力墙
  • B.横向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地布置在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变化处
  • C.纵向剪力墙宜布置在建筑物较长结构单元两端
  • D.横向剪力墙宜均匀对称地布置在建筑物的端部附近
28

关于框架梁截面的最不利内力组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梁端截面:
  • B.跨中截面:
  • C.梁端截面:
  • D.跨中截面:
29

对于需要考虑风振的高层建筑,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结构刚度的增加,( )

  • A.自振周期变长,风振系数减小
  • B.自振周期变长,风振系数增加
  • C.自振周期变短,风振系数增加
  • D.自振周期变短,风振系数减小
30

用D值法分析框架结构时,柱的反弯点高度( )

  • A.与上层层高变化无关
  • B.与下层层高变化无关
  • C.与上下层横梁的线刚度比无关
  • D.与抗震设防烈度无关
31

关于框架梁弯矩调幅,下列说法中不平确的是( )

  • A.弯矩调幅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进行
  • B.弯矩调幅后,梁支座弯矩将减小
  • C.弯矩调幅后,梁跨中弯矩将减小
  • D.弯矩调幅系数β≤1.0
32

水平荷载作用下,多层框架结构的侧移主要由( )

  • A.柱剪切变形引起
  • B.梁剪切变形引起
  • C.梁、柱弯曲变形引起
  • D.柱轴向变形引起
34

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抗震变形验算公式为( )

  • A.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取1/550
  • B.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取1/550
  • C.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取1/50
  • D.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取1/50
35

与结构自振周期有关的因素是( )

  • A.地震烈度
  • B.地震震级
  • C.结构自身的刚度与质量
  • D.建筑场地类别
36

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的“强柱弱梁”要求是( )

  • A.塑性铰先出现在柱端,后出现在梁端
  • B.梁柱节点处柱的总弯曲承载能力不低于梁的总弯曲承载能力
  • C.梁柱节点处柱的总抗弯配筋面积不低于梁的总抗弯配筋面积
  • D.框架平面内柱的截面高度不低于梁的截面高度
37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类别为( )

  • A.甲类建筑
  • B.乙类建筑
  • C.丙类建筑
  • D.丁类建筑
39

关于地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一个地震烈度
  • B.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和多个地震烈度
  • C.距震中愈近,地震烈度愈低
  • D.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烈度大小的尺度
40

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适用于( )

  • A.结构抗倾覆验算
  • B.结构抗滑移验算
  • C.结构抗震承载力计算
  • D.结构裂缝控制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