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全面考核和重点考核相结合
- B.客观公正
- C.民主公开
- D.分类考核
- E.考用结合
- A.一般申诉程序
- B.径直申诉程序
- C.特别申诉程序
- D.调查申诉程序
- E.立案申诉程序
- A.选任制
- B.委任制
- C.聘任制
- D.推荐制
- E.考试制
- A.培训目标的时代性
- B.培训手段的多样性
- C.培训时间的持续性
- D.培训方式的选择性
- E.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 A.调研员
- B.主任科员
- C.副主任科员
- D.科员
- A.公开考试
- B.平等竞争
- C.严格考察
- D.择优录用
- E.民主测评
- A.民主化
- B.公开化
- C.合理化
- D.专业化
- A.表扬
- B.嘉奖
- C.授予荣誉称号
- D.记三等功
- A.公开表彰
- B.奖金
- C.奖品
- D.晋升职务工资档次
- A.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
- B.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
- C.因公伤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 D.患病住院且在医疗期内治疗
- A.考核机制
- B.保证机制
- C.更新机制
- D.竞争机制
- A.政党机关
- B.共青团机关
- C.行政机关
- D.政协机关
- A.等级工资制
- B.结构工资制
- C.职务工资制
- D.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
- A.日本
- B.美国
- C.英国
- D.德国
- A.38小时
- B.40小时
- C.42小时
- D.44小时
- A.县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
- B.设区的市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
- C.省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
- D.中央政府公务员主管部门
- A.6个月
- B.12个月
- C.18个月
- D.24个月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B.学用一致原则
- C.按需施教原则
- D.讲求实效原则
- A.连续旷工15天
- B.不履行公务员义务
- C.年度考核不称职
- D.不能胜任现职工作
- A.组织需要
- B.适才适用
- C.照顾个人
- D.依法进行
- 28
-
初任培训的对象是( )。
- A.新录用的在试用期间的公务员
- B.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 C.从事某项专门业务的公务员
- D.所有公务员
- A.德
- B.能
- C.勤
- D.绩
- A.5年以上工龄和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 B.5年以上工龄或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 C.10年以上工龄和5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 D.10年以上工龄或5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 A.主管领导
- B.机关负责人
- C.机关人事部门
- D.考核委员会
- A.选任制公务员
- B.委任制公务员
- C.考任制公务员
- D.聘任制公务员
- A.优秀
- B.称职
- C.基本称职
- D.不称职
- 34
-
定期考核的对象是( )。
- A.全体公务员
- B.担任部门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 C.担任部门内设机构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 D.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
- A.县级公务员主管部门
- B.社区的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
- C.县级政府的各个工作部门
- D.设区的市级政府的各个工作部门
- A.曾受警告处分的
- B.曾受记过处分的
- C.曾受撤职处分的
- D.曾被开除公职的
- A.品味分类
- B.职位分类
- C.岗位分类
- D.职务分类
- 38
-
公务员的权利属于( )。
- A.法定权利
- B.政治权利
- C.民主权利
- D.自由权利
- A.检举
- B.控告
- C.申诉
- D.诉讼
- A.使命
- B.权利
- C.义务
- D.任务
- A.革命战争年代
- B.计划经济年代
- C.市场经济年代
- D.改革开放年代
- A.政党政治的产物
- B.市场经济的产物
- C.工业革命的产物
- D.殖民统治的产物